茶产多贤乡六堡
味醇隔宿而不变
茶色香味俱佳
— —《苍梧县志》
今天咱们说的这种茶与云南的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齐名,茶的色泽黑褐油润,越陈越香,它的制作技艺不仅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OMG!究竟是什么茶这么厉害?!
今日
广西非遗美食
我们就来品一品
黑茶系列中“大佬”级别的
梧州六堡茶
(六堡茶,图片来自网络)
01
品茶先知茶礼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茶品种的选择都有着各具特色的偏好。但是,别以为选茶、喝茶,只是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这么简单。所以,在品茶之前,我们先来学习茶礼。
现代人喝茶,会使用叩指礼来表达谢意。晚辈向长辈叩谢时,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拜礼;平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长辈向晚辈,只需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头即可。
(叩指礼,图片来自网络)
但在更久远的古代,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蕴可以上升到社会礼仪制度层面,成为古人们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茶就是重要的陪嫁品之一。虽然当时并没有“茶礼”这一说法,但是帝王都把茶列为自己女儿都陪嫁品了,说明茶在当时已经有了吉祥的含义,于是底下的平民百姓纷纷跟风。如果是在现在,那文成公主就是妥妥的带货女王!
后来,茶便与婚礼扯上了关系,是聘礼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三茶六礼”便是延续至今的茶礼风俗。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三茶:下茶、订茶以及合茶。男方下聘叫“下茶”,女方受聘叫“吃茶”,此后这名女子就不能许配给他人了,民间称之为“已吃了茶了”。
02
六堡茶的成名之路
噔噔噔噔~学完茶礼,今天的主角终于登场了!
六堡茶属于黑茶,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的六堡镇,是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茶,得名于明朝,兴盛于清朝。
明朝时期,苍梧县分为11个乡,乡下面又设堡、甲、闸、洲,当时的六堡隶属多贤乡,因六堡多产的茶叶质量最优、行销在外,大家就称为“六堡茶”。数百年之后,苍梧县的很多乡村名都已光荣下线,唯独六堡因保存有一款特别靓的茶叶而一直在线。
到了清朝,六堡茶迎来了“茶生”中的第一段兴盛时期,成为宫中贡品,不过成名之路还是有些曲折。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皇帝要在民间搜集奇珍异宝,苍梧县收到消息后马上精心制作了带有“槟榔香”的六堡茶进贡到宫中,可惜“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要求非常高,对六堡茶的醇香之味不感兴趣,于是把茶丢给了后宫草草了事。直到1801年,朝廷组织品评各洲县的贡茶,苍梧县六堡茶因特别的“槟榔香”被列为优等,纵身一跃成为全国二十四名茶之一。
除了自身品质绝佳,六堡茶得以闻名,还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梧州地处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自古就是水上交通要道,水系发达,因河而兴,有“三江连五省、总汇在梧州”之称。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向外通商的城市。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成为通商口岸,六堡茶“近水楼台”,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及欧洲各地,成为了大家喜爱的“侨销茶”,开启了六堡茶的又一段兴盛时光。
清朝后期,梧州的水运发展已呈现繁荣时期,形成了一条以梧州苍梧县六堡镇为起点、以六堡茶为媒介,以船为主要载体,以六堡河、东安江、贺江、西江为纽带,联接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世界各地的“茶船古道”,从而使得茶船文化蓬勃发展。
03
六堡茶的制作与储存
传统六堡茶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独有的“红、浓、醇、陈”特色及神奇的保健功效,成为我国黑茶种类中的佼佼者。它的标准传统制作加工工艺划分初制与精制两大部分。
初制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
精制工艺流程:筛选—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或不陈化—成品。
(茶叶揉捻,图片来自网络)
六堡茶的每一道制作工序都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其中后期的发酵陈化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慢慢形成“陈”的品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以陈为佳”“越陈越好”,六堡茶也因此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久藏的茶叶还有可能生出一种叫“金黄霉菌”(学名为冠突曲霉菌)的有益菌,俗称“发金花”,这些小斑点可不是发霉,它会使六堡茶变得更好喝,据说还有减肥功效。哇!还说什么?上茶!
(带金花的六堡茶,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储存六堡茶
1、不宜密闭,应略透气,用棉纸、宣纸或牛皮纸包裹即可剥开后存入瓷瓮或陶瓮内,瓮不必密盖,可以略为透气。
2、若茶有仓味,可置于空气中,待其仓味散尽再储存。
3、若茶汤口感“紧”或“涩”,可将茶片剥散或摊开,待其自然“回润”,益增其滋味之丰富及香气。
4、应远离厨房及有怪味处。
5、千万不可烘焙(即使低温亦不可)。
6、散仓味以每年十、十一月吹北风时,让自然风吹最佳,因北风乾燥,湿度在五十度上下(平常约七十度),另外在非下雨天时用电风扇微风吹亦可,注意勿受太阳光直射。
7、有气之茶(以50年代居多)如不立即品饮时,应保留其外纸及竹壳,以护其气。品饮前再将外纸去除,剥开“回润”,经常品饮,即可渐入佳境,“回润”至适当时,即可用纸包裹储存。
8、无气或略有仓味的茶,宜将外纸撕去。
9、清理干净,适度透气后再储存。
10、整筒竹壳茶饼若无仓味,可用外纸包裹存放,纸有调节作用可挡过度湿气。
11、以冷气送风会过于干燥,想去除仓味时可用此法,但仓味去除后,仍需以自然空气,适当的湿度来“回润”。
最后,让我们一边品茶,一边欣赏六堡茶制作技艺手绘图。如果有小伙伴不满足于品茶,想挑战自制茶叶,也不妨一试哟!加油加油,文旅君先告辞咯~
信息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