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郭老师的一段相声,说于大爷喜欢文玩,手上总要盘些东西。家后院还放了一只琥珀包着的长颈鹿,爷俩天天爬鹿身上盘包浆。
虽然不知道长颈鹿盘没盘出来,但于老师本人倒是越来越有“光气”。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盘玉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盘”?
“盘”是古玩行业的一个术语,是指对各类文玩藏品进行把玩,使其产生包浆的过程,有时也称“盘玩”。
什么是“包浆”?
作为盘玩的直接目标,包浆其实是一种类似氧化层的包体。它覆盖在文玩表面,对藏品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包浆的成分十分复杂,同时又非常多变。可以确定地说,世界上不会有两件藏品是同一种包浆。
都有哪些东西可以“包浆”?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文玩藏品都可以盘出包浆。玉石、玛瑙、木串、竹雕,都是良好的把玩素材。
而且受“万物皆可盘”这种说法的影响,市场上还出现了盘鸡骨头、盘小玉米,甚至盘藏区老电线的事情。
看来“盘长颈鹿”这事儿还是有点保守了。
为什么说和田玉需要盘玩?
和田玉,尤其是新玉,在雕刻打磨完成抛光之后,表面会出现油脂光泽。这种感觉虽然干净漂亮,却多少会有些“匠气”。
即使是玩料原籽,上手把玩前都会有种“生”的感觉,总归是少了些味道。
这一点对经常接触老玉的玩家来说,就更加一目了然。把玩过的和田玉,表面会形成天然包浆,自有一种内敛的光气。
而且就算不为包浆,出于避免和田玉起性返碱的目的,上手把玩也是玩家的必修课,来不得半点马虎。
哪些和田玉最适合盘玩?
像且末糖和于田白玉这样的新疆山料,盘玩后的玉质细腻亮气。而比较特殊的和田玉戈壁料,盘过之后会更加刚性起胶。
但要说最适合盘玩的肯定还得是和田籽料,结构、密度、细度、油性、脂粉感,以及老熟度的天然优势,让籽料总能拥有最美的包浆。
为什么有些和田玉会越盘越丑?
首先,可能是玉质本身的问题。
玉石本身的底子,基本决定了包浆效果的上下限。像青海新坑料、俄籽这类,玉质或料性上存在先天不足的玉种,恐怕很难盘出个所以然。
其次,可能在打磨抛光后煮过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封蜡”在宝玉石加工中十分常见,一般就是在玉器制作完成后简单过一遍水蜡。
通过这种类似贴膜的方式,提升玉石的表面光感。这样做既不会影响玉质,还能起到减轻磨损的作用。
但“煮蜡”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这种高温下强行将蜡质压入玉石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却会在日后的盘玩中不断爆发!
当玉石内部的蜡液随把玩流失,玉石本身的绺裂僵棉也将暴露无遗,这种情况在沁料与重皮色料上尤其严重。
最后,当然也是最可能的原因,则是盘玩的方法不正确。
怎样才是正确的盘玉手法?
第一,不能急,慢工出细活。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功夫,当然希望盘出最好的效果,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盘玉原本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是真正的欲速则不达。
实在受不了可以考虑核桃或橄榄,保证一个月一个样。
第二,要文盘,不要武盘。
很多人盘玉能盘得噼里啪啦,如果不是手速所限,简直恨不得打出火星子。
和田玉看似坚硬,但也并不是无坚不摧。任何磕碰损伤都有可能出现绺裂,外边看不到不代表内部没有问题。
第三,干净!干净!还是干净!
不要涂油!不要抹汗!不要蹭脸!有“滋泥儿”就去搓澡,千万别往和田玉身上招呼!
大油大汗对和田玉不会有任何好处,没有一块古玉是靠“脏”盘出来的,藏友们千万不要受商家误导。
毕竟只有最初级的玩家,才会分不清什么是包浆,什么是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