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国非遗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12位传承者

10-17

国非遗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12位传承者

2006年,获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共有12位,如下:

从左到右依次为:刘宝顺、陈孝文、王国兴、刘峰、陈德华、叶启桐、王顺明、吴宗燕、黄圣亮、游玉琼、刘国英、苏炳溪(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叶启桐和陈德华(已故)是茶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余下的十位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叶启桐:(1945—),福建周宁人,高级茶评师,武夷岩茶界元老。因其曾担任过“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副总经理”的缘故,武夷山茶人均尊称其为叶总。

曾主持制作了2004年、2006年两次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样品,这一规范从色香味去分析,将武夷茶种分五大类: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奇种。代表作品:岩主·纯料奇种。

叶启桐深受家庭茶风熏陶。1956年,他的父亲到崇安茶场担任第一任副场长,三年后,他随母亲从闽东老家来到茶乡武夷山,制茶的渊源由此开始。

与茶结缘半个多世纪,叶启桐对茶有着自己的理解。茶是有生命的。从一片片茶叶从茶树上被采摘下来,到经过萎凋、做青、炒青等制作环节,直到变成绿叶红镶边、可以饮用的武夷岩茶,其生命都没有消失,都存储于那一片片的茶叶中,只是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因此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组成的。开水冲下去,细细的条索慢慢舒展开来, 又活了,还散发出香气,每一滴水的芬芳,都蕴含着茶叶的生命。茶叶是有生命的,你要以对有生命的东西的方法去对待它们,才能制出感动人的茶。

说起武夷岩茶的发展,叶启桐说的最多的就是:坚持传统制作技艺,保持个性化发展。由于武夷岩茶“岩岩有茶”的特殊性,它在历史上曾经有众多的品种。品种的增多可以为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这个角度上说,仅有一个“大红袍”是远远不够的。武夷岩茶应该百花齐放,坚持个性化发展。 其实推广大红袍和保留多品种并不矛盾。近些年,武夷山市扩大了名丛繁育园,开发了诸如金观音、老君眉、石乳、白牡丹等新品种,并及时进行了推广。品种的完善和增加,提高了对品质和技艺的要求, 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技艺的提高。

叶启桐认为,在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社会,蕴含着多种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代工业难以比拟的生命活力。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完全是两回事。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做抽水马桶,每个抽水马桶都不一样,是灾难;但做紫砂壶,每把壶都一样,也是灾难。

武夷岩茶根植于武夷山,一头连着自然,一头连着文化。武夷岩茶只有保持与这两个源头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叶启桐说:“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如果我们还只会跟着别人制造彩电、冰箱、洗衣机,还只是向别人输出廉价的半成品,而不是输出价值观和文化,那么,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因此坚持武夷岩茶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坚持永续利用, 给后代留下可供发展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德华:(1941—2020),福州人,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被誉为武夷山“大红袍之父”。中国茶叶学会会员、武夷山著名的老一辈茶人,从事武夷岩茶事业四十余年,任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十余年,期间负责对母树大红袍的监制工作。1985年9月第一款商品大红袍上市,用肉桂、水仙等优质武夷岩茶和纯种大红袍拼配出来的“大红袍”。代表作品:竹缘堂·暗香。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在茶科所工作期间陈德华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各地调查研究武夷山岩茶。在调查中陈德华发现在一些发达省分的市场上有许多包装精美的武夷山大红袍。陈德华心想“武夷山市场上都没有大红袍,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市场竟然有?”经过陈德华的调查研究,原来那些武夷山大红袍都是用其他茶叶拼配出来的,只是打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招牌。

当时陈德华就想别的地方都有武夷大红袍,怎么能让这么好的茶 “墙里开花墙外香”。陈德华立刻动身回到武夷山茶科所,开始组织宣传拼配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有许多茶,其中一些品种的质量并不亚于大红袍。比如肉桂,它的香气甚至比大红袍更浓郁,而水仙,它的茶汤之醇厚,堪称岩茶第一。”如果将这些茶的优点综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在他的细心的宣传和推广下,茶科所许多人加入了陈德华拼配武夷山大红袍的队伍。

为了能使拼配出来的武夷大红袍品质比其他地方的更好,陈德华早晨带人上山采茶,晚上又经常研究制茶的工艺到深夜。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很快,第一批由陈德华亲手制作,挂着武夷山茶科所招牌的大红袍,出现在茶叶市场上。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一炮就打响了。

1965年的一天,陈德华接到命令去陪同省茶科所来调查茶叶育种情况的人,他心想“我有机会跟省茶科所的人好好探讨下茶叶方面的问题了”。陈德华来到武夷山市茶科所,令他意外的是省茶科所来的人竟然是他熟悉的一位校友。他乡遇故知,两人格外兴奋,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

校友神秘的向陈德华透露说“其实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奉上级之命,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作科研之用。”于是陈德华陪同他去了九龙窠。莽莽武夷山,仅存6株树龄逾350岁的原生大红袍茶树生于九龙窠的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亦称“猴采茶”。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剪了两支。出于好奇心,陈德华也想弄两穗自己种。令他想不到的是,一向很好说话的校友这时候却变的严肃起来。回到茶科所的时候,陈德华又再次想提出要大红袍的事,还没等陈德华把话说完,校友就严辞拒绝,说没有上级的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动一片叶子。

自从那以后,陈德华对大红袍就难以忘怀。陈德华那时对大红袍是日思夜想,还有萌生晚上趁看守母树的人员休息的时候,偷剪几支的想法。但那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大红袍的调查研究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德华对大红袍的心愿于二十年之后终于完成。1985年,陈德华当上了市茶叶所所长,在一次省里召开的茶业会议上,陈德华又碰到了当年那位老校友。两人见面依然像20年前一样兴奋,滔滔不绝。陈德华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你该可以给我一点大红袍了吧。”那位校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带他到茶树品种园里,从当年移栽的大红袍种树上,剪了5根穗条下来。

陈德华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这五根好不容易才拿到的大红袍穗条带回家。为了能让大红袍无性繁殖成功,陈德华研究了九龙窠的位置环境发现,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陈德华不畏艰找到九龙窠附近的一个类似的环境,把这五大红袍穗条秘密的栽种起来。陈德华怕自己平常没时间照顾,还找了个老乡专门照看大红袍。“我当时想这五根大红袍穗条是老天对我的厚爱,历史的重任落到的我的身上,我要把大红袍好好发扬光大,让寻常百姓也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也许是天助人愿,陈德华的这五棵大红袍长得很好,很快就有了收获。

陈德华精心制作了几斤成品茶,并且设计了一种香烟盒大小的外包装。为了让这种成品茶更加具有内涵,陈德华还找到了当时茶叶界著名的陈椽教授进行提名。陈德华的大红袍商品茶成功后,一时间,许多茶商争相模仿,出现了一种中华大地遍地大红袍的鱼目混珠局面。所幸的是,经过一段混乱之后,2008年武夷山市政府终于开始了规范茶叶市场的行动。在综合了省内外茶叶界专家意见,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与措施,包括商品大红袍的国家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质检审评制度等等。


苏炳溪:(1926—2019 ),江西上饶白沙人,15岁入山做茶,现仍经营茶叶,协助其子掌握做青工艺。所创大坑口岩茶厂是天心村第一家获得有机认证企业,山场资源很好,所产肉桂、水仙和大红袍品质极高。代表作品:大坑口·三代传承、丹崖玉贵。

苏家一门父子,出了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在福建乃至全国恐怕都是少见的。苏德发坦言,苏门的“显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对他的“严”传“深”教。

苏德发从小是闻着茶香长大的。念中学时,每年清明过后,他就要暂时放下书本,背起竹筐上山采茶了。“茶季一到,就要向学校请假20天来帮忙。那时,我还不会做茶,能做的就是采茶。”他说,采茶是分组采的,18~20人分作一组,“带山”(负责采摘,并协调生产)会按采摘标准教导采茶。“‘带山’会告诉教你哪些树可以采,采什么样的开面。他怎么教,你就得学着怎么做。”而且,“带山”对茶青的质量非常严。称重时,只要看到有老梗、“鸡腿”(“鱼叶”的俗称,即越冬后,茶树休眠芽开始生长,鳞片张开,芽头露出,萌发出的第一片小叶)等杂质,发现1个,重量就是扣掉3两。有时候,杂质比较多,扣完还倒欠,这筐茶算是白采了,而欠的重量要在下一筐补上。尽管如此,这种“严格”跟也当过“带山”的父亲苏炳溪相比,也许并不算什么。

凡做过茶的人,都深谙做茶的个中滋味,若用“苦差事”一词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做一季茶大概要20天,上半夜做青,下半夜炒青揉茶,通宵是家常便饭。”

他感叹,要做出一泡好茶实在不易,“绝对是项高难度的技术活”。从采摘、做青到烘焙,有30多道工艺,都存在很大的变数,像天气、加工环境、做茶手法等因素都会影响品质的形成,而且“一片叶子都不能损失”。如果没有严格把控好关键工序,“山场再好也没用”!

俗话说,看天做青,看青做青。“不同品种的茶,做青方法如摇青次数、力度都不一样。”其实,做青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准确把握和管控。“什么时候该摇青,什么时候该摊凉,什么时候该并筛,都要盯紧。要不然,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茶就白做了。”所以,苏炳溪常常提醒他:做青时,要多观察,多走动,尤其是要密切注视走水。“做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起一片叶子,对着灯光观察叶脉形态,以此判断走水是否适度。”

王顺明:(1954— ),古田人,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也是照顾大红袍六株母树长达21年的原武夷山岩茶总公司总经理。武夷山“三刘一王”的名字,岩茶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顺明被誉为武夷岩茶界大哥大,目前是武夷山市琪明茶业有限公司掌门人。代表作品:小罐茶·大红袍。

王顺明1974年起于茶厂工作,从事茶叶栽培、制作、审评30余年,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1975年,王顺明任福建武夷山市茶厂(国营中型企业)党支部书记;1987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综合农场场长、党委书记,1992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厂党委书记,1993年任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厂党委书记兼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1996年福建省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兼武夷山市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道专业委员会理事;韩国国际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国际商会武夷山市商会副会长;福建省南平市古田商会副会长;福建省南平市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南平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武夷山市茶叶学会理事长;武夷山市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创始人;别有天扶贫促优奖学金执行董事;香港茗香茶叶有限公司特邀高级审评师;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宝顺:(1963— ),武夷山人,创办“幔亭茶叶科学研究所”。科班出身,坚守武夷岩茶传统工艺,制茶态度严谨,品质过硬。“三刘‬”之‬一‬,名气‬很大‬,媒体‬曝光度‬极度低‬,所产‬茶叶‬主要‬销往‬武夷岩茶‬的‬传统‬消费区‬——广东‬潮汕‬地区。代表作品:幔亭·贡茶大红袍。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1989至1994年任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现办有“幔亭茶叶科学研究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2017年9月,参加2017“中华好茶·溯源保真”武夷茶评审拍卖活动进入评审阶段评审启动仪式。2018年9月,参加武夷山市第14届春茶评比暨第二届“互联网+武夷斗茶”活动。

1985年,毕业于宁德地区农业学校茶叶专业,分配至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事武夷岩茶的茶树栽培管理、名丛选育、初、精制加工等工作;1989至1994年任所长;1994年调入武夷山市茶业局。在宁德农校学习期间师从潘玉华教授,系统的学习制茶技术和制茶技术理论。参加工作后在武夷岩茶的做青、烘焙、精制加工、审评以及岩茶生产系统性等方方面面,得到了武夷岩茶前辈们20余年技术指导与传授;并结合现代制茶技术,理论实践相结合,创办了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幔亭”牌岩茶,多次获奖,深受消费者青睐。

选择优良山场,从茶叶栽培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品质才是武夷岩茶的生命力,是武夷岩茶发展的命脉所在。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走武夷岩茶传统工艺特点的路子,不光是茶树的生长环境,岩茶的制作也很讲究环境,空气的湿度、温度、清新度,甚至气流都将影响成茶的品质。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其独有的品质是无可替代的。

选择优良山场,从茶叶栽培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品质才是武夷岩茶的生命力,是武夷岩茶发展的命脉所在。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走武夷岩茶传统工艺特点的路子,不光是茶树的生长环境,岩茶的制作也很讲究环境,空气的湿度、温度、清新度,甚至气流都将影响成茶的品质。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其独有的品质是无可替代的。


刘峰:(1963— ),武夷山人,经营“仙凡岩茶制作中心”、“大茶壶茶叶研究所”。有着极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创“金佛”为其赢得极高江湖地位,为众多茶友所追捧。代表作品:永乐天阁·金佛、王威王、千人拜等。

刘锋高中毕业以后便开始了以茶为伍的生涯,从1980年进入五夫茶叶站开始,就一路从兴田茶叶站、武夷茶叶站、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再到武夷山市茶叶局,开启数十年的茶叶研学之路。

在茶叶站工作是个铁饭碗,多数人的状态是做完自己的工作,早早回家休息,而年轻时的刘锋却把自己的休闲时间花在了选育茶树品种、跟茶师学习制茶工艺上。 “当时我的工作让我可以很轻松地接触到很多技艺高超的茶师,谁的茶做的好,我就跟谁学,甚至细到哪个环节做得最好,我就学他的这个环节,通过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就形成了自己的制茶技艺和风格了。”作为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锋的技艺是集百家所长所练就。

也正是因为当时茶师们对刘锋的倾囊相授,使他后来在教授、传播岩茶制作技艺时也能做到毫无保留,成为备受尊重的制茶大师。这些年伴随着岩茶的大热,来武夷山求学岩茶的人越来越多,而刘锋对求学者也是毫无保留的教授。有一个茶季,武夷山来了一整个茶学班的学生,刘锋厂里分了两个学习的名额,结果去别的茶厂有的还在停留在看的阶段,而到他厂里的学员俩第一天就可以上手20万一桶的鲜叶,还边做边教,后来很多学生都跑到他厂里来学习。

“金佛”是刘锋选育品种的代表作,从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接触选育技术时,他便有意识地开始在武夷山漫山遍野地寻找奇种单株培育试制,经过多年的努力,1992年,他将其中表现最稳定、品质最好的命名为“金佛”,并将少量试制的成品推向市场。当时刘锋承包了茶科所御茶园的茶铺做门店,他的妻子郑雪娇负责茶叶经营,金佛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好惊讶:你这茶怎么这么……“贵”!3800一斤?要知道当时的行情是敢叫100-斤的茶叶都是天价了。而事实证明, “金佛”物有所值,刘锋不仅卖了,而且越卖越好。

刘锋创办了自己的茶厂后,更是将茶厂附近的茶园开辟成品种园,继续种植之前从各大山头单株选育和授粉培育的各个品种,每一年对各类品种进行制作研究。在刘峥长大后,刘锋便带着他一起选育品种,刘锋父子对每年茶树的生长情况、制作品种等情况要进行大量的记载和统计,但一个品种能真正推向市场,期间难度不说,过程更需要耗费十几年的时间。这些年,他们当年选育的品种逐步进入了稳定期,不断创新的产品更是在茶圈里引起反响无数,而我们只能看见他们人前的风光,而这过程需要多大的毅力来承载这程心路,则是他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刘锋制茶他强调了“喜爱”的重要性,因为喜欢茶叶,他才能全身心投入钻研,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茶上,最终成制茶大师。刘锋不仅因为爱茶而将茶叶做到顶级,只有他感兴趣的并投入的事情,他都能做到极致。刘锋曾一度喜爱做手工艺品,特别是根雕,购买了各种专业的器具,一有空就全身心投入其中,很陕,他便能雕刻出十分精美生动的木雕,很多游客在厂里看到了都会询价,刘锋除了小部分愿意让客人带走外,大部分都留着自己收藏。其中一件雕刻成“小狗”的木雕,一位游客因为在白天磨了半天没买成,居然在半夜潜入厂里偷走,后来报警才知道对方是因为太喜欢而出此下策,想象着一个为爱而偷的“贼”,不情不愿地归还自己的“赃物”的样子,虽然做法不对,不过这画面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而刘锋这种对茶叶的喜爱也同时影响了他的孩子刘峥,让刘峥的学茶之路少走了很多弯路,他说道: “我从学习到接管家业的过程其实挺顺利的,能这么快掌握做茶技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承袭了我父亲对茶叶的喜爱。我在17岁以前还是很贪玩的,几乎很少接触茶,但是当我下定决心学茶时,我就开始不停地喝茶,每天从早喝到晚,喝了一年下来,便逐渐对茶有些感觉,喝完后再去做茶,做完茶再回头喝茶,这样一来一回,很多问题自然就摸索明白了,我对茶的喜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记得2005年的春节期间,工人们都回家过年,我一个人呆在厂里看厂,水管因为霜冻爆裂,想喝茶得自己去外面的井里打,那个晚上特别冷,我原本想歇一天不喝茶,结果躺到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于是半夜起来提了桶水,暖暖地喝了泡茶,这才能安心地睡觉,那时我便发现茶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出于对茶叶的喜爱,刘锋不仅学育种,更带着刘峥研究用不同的品种试制成红茶、绿茶、白茶等等,并推层出新地研发相应的产品,而经过多年的各种尝试,他们一起将选育的不同品種,结合各大茶类制作技艺研发、集各茶类口感于一身的“王威王”便应运而生,瞬间在茶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刘锋两父子一时声名大振,吸引无数茶友前往武夷山拜访学习。

在刘锋的悉心调教下,刘峥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他在“金佛”的基础推出了升级版的“金佛甘露”,不仅品种、山场有了更显著的提升,他还在“金佛”的基础上,稍微降低了“金佛甘露”的火功,抓住了更多年轻人的口味, “我希望能够做出让更多年轻人、乃至全国更大范围的茶友们能接受的茶,‘金佛甘露’正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敢于并乐于尝试一直是刘家人不断前进的动力。


王国兴:(1965— ),武夷山人,科班出身供职于武夷山市茶业局,注重武夷岩茶的传统工艺的研究。

1982年,王国兴考入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茶叶专业9班学习,与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刘宝顺同学不同班。他们俩是当年福安农校限额招生的仅有的两个来自茶乡武夷山的学生。

1985年,王国兴毕业回乡被分配到崇安县武夷茶叶站工作。师从茶叶审评传奇式人物陈书省,主要任务是负责收购天心岩茶村一带的岩茶、半岩茶毛茶。“在学校的时候理论学习多,跟着师父的那几年都在一线实际操作,看了大量的茶,打下了审评的基础。师父透过审评,对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山场等等的理解和分析都非常深刻。

王国兴举师父当年的例子,“师父说,武夷岩茶求味不求香。当年收茶,高香的品种茶收毛茶时比奇种贵,但是拼配出来的茶等级却比奇种低。茶是用来喝的,重味不重香。这个话,很多年后我才真正悟透。”“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感悟,许多事都需要经历,更需要时间,很多年后再回头看才会有所理解。”对于“传承”,王国兴说,“传承的事强求不了,也急不得。”


吴宗燕:(1966— ),江西人,经营北岩岩茶。武夷山茶叶大户,拥有大片正岩核心山场资源,同时收购大量周边茶农毛茶,为武夷茶产业走出低谷做出极大贡献,留下无数江湖传说给后人评说。代表作品:北岩·宗匠大韵。

2006年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代表性传承人,福建武夷山北岩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夷山市北岩岩茶精制厂负责人,武夷山市天心岩茶协会会长,武夷山市政协委员,长期在正岩核心区从事正岩茶生产、评审、精制、技艺传承工作,是武夷山各大大型茶事的首席审评专家之一,是武夷山著名的茶人之一。

游玉琼:(1967— ),女,武夷山人,经营永生茶叶,位于星村镇。永生茶厂以产品多和产量大而闻名,所产金佛、百年老枞水仙、肉桂王和水仙王等都有很好品质,为很多岩茶喜好者打开了认知岩茶之门。代表作品:戏球名茶·金佛。

游玉琼的爷爷与外公,是星村远近闻名的制茶手艺人。在游玉琼的记忆里,小时候外公做红茶,在一旁玩耍的她,有时候会帮着大人们抖茶。父亲游永生,是武夷山最早从事茶叶生产的茶人之一,他还是星村的老村支书。1985年,为增加村里的财政收入,游永生带头复兴当地岩茶产业,承包下一个茶厂。1993至1994年,游永生在茶叶市场极度萧条的年代,倾注全部心力经营承包的民营茶厂,即武夷山市永生茶业前身——九曲茶叶精制厂。

游玉琼制茶,除了父辈的感染,更多来源于自己强烈的热爱。1985年,这个17岁的姑娘就辞去公职,走进了茶厂,成为茶厂里第一个女员工,跟着师傅们正儿八经学起了做茶。“做茶做到后面,就是喜欢,之后就是完全爱。而之前是懵懵懂懂的。做的过程中,也有过迷茫,但却从没停止过,也没想到过要做其他。”这是游玉琼三十几年制茶的心得。她传承传统的制茶技法,但对“传统”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态度:我有责任和义务,要把这门祖宗的手艺传给后代,把这门传统的手艺推出山外让现代人看到它,欣赏它,赞叹它。

传承的同时,游玉琼并没有忘记创新。岩茶的味道太霸气,涉茶未深的人很难去接受。这个问题,引发了游玉琼对制茶工艺的创新摸索。如何通过改良岩茶的传统工艺细节,让成品茶既有岩骨花香,更有滋味甜醇。她去请教福建农林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的教授,分析山场和品种特点,逐渐掌握了改进方法,在岩茶工艺中,将走水和焙火的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年复一年,游玉琼的制茶流程,已全然炉火纯青。游玉琼是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唯一一名女传承人。

刘国英:(1967— ),武夷山人,经营“武夷山岩上茶叶研究所”。为人热情,每年组织培训大批茶人和茶农,堪称武夷岩茶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集大成者。社会兼职多,热衷于热心公益事业,为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品质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代表作品:岩上·空谷幽兰。

从大学生、技术员到非遗传承人,从科技特派员到武夷山茶产业的领头人,刘国英为一片绿叶,倾尽一生。活动现场,刘国英以“刘国英工作室作品2101”“空谷幽兰”“卧石读茗”“2010年陈年至尊肉桂”四款佳作为品鉴茶品,与现场嘉宾共同分享其在武夷岩茶制作技艺方面的传承创新。这四件作品既有顶级制作技艺的代表作,还有自然存放13年的陈年老茶,也有科技赋能育出的新品种。

刘国英说:“岩骨花香”代表着武夷岩茶品质特征的两个方面,一是“滋味”,二是“香气”。茶树品种、山场小气候、制作工艺,以及多变的火功等因素赋予茶叶风格迥异的香型。刘国英表示:武夷岩茶的香与品种有关,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品种香”;不同的山场有不同的“地域香”。“地域香”是茶叶生长环境所赋予的,与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关;武夷岩茶还讲究“工艺香”,例如做青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发酵,炭焙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变、熟化,茶叶则呈现不同的“花香”、“花果香”或“果香”、“炭香”等。


黄圣亮:(1977— ),武夷山人,祖上世代经营岩茶,1995年开始制茶,黄氏瑞泉嫡传第十二代制茶师。重品质、善营销,圈内有言:“为人不识瑞泉黄,喝遍岩茶也枉然。”代表作品:瑞泉·圣匠、素心兰等。

“瑞泉”是黄圣亮的家族企业品牌,“瑞泉号博物馆”是一处将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及制作器具真实呈现的地方。这里的岩茶制作展示间,从做青间、杀青揉捻和烘焙间,具象地呈现了武夷岩茶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及制作器具,让你对岩茶复杂的制作过程在短短几分钟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直到衣袖浸透茶香。还有收集来的以宋代武夷岩茶兴盛时期的器皿为主的老茶器,存放了上万罐各种年份的茶窖,所有这些一起,述说一个家族对“传承”的理解和践行。

黄圣亮说:“传是建立在承的基础上,具体到我们家族,这就是一个精神的支撑。无论何时,对传统手艺都要有恭敬心、要尊重。读古通今,对传统手工制茶工艺的透彻理解更容易进入到一种良好的做茶,甚至是喝茶的状态里。从某种方面说,一种好的制茶状态的寻找其实是度的把握。比如采摘的成熟度、摇青时的轻重度、炒茶时的温度、揉捻时的力度等等,能把‘度’缩在更小的范围里,做出好茶的几率就更大。俗话说,胆大心细。做茶这一行的男人们,不缺胆大,缺的是心细。”


陈孝文:(1982— ),武夷山人出生于茶叶世家,经营孝文家茶。陈家的茶厂位于天心岩茶村内,是天心三大户之一。拥有较多核心山场资源,尤其是三坑两涧中的牛栏坑,其茶园最多,所产“牛肉”闻名海内。代表作品:孝文家茶·牛首。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岩茶制作技艺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孝文家茶董事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孝文家茶董事长。武夷山人,出生于茶叶世家,现与父共同经营“慧苑”茶厂,生产、制作武夷岩茶。

作为在武夷岩茶史上非常重要的陈氏家族的传承人,陈孝文完整继承了这个家族对于制茶工艺的高水准。不仅是制茶技艺,连牛栏坑的山场也是陈孝文家族的优势主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开辟,陈家在牛栏坑占据了大半的山场,对制作牛肉的原料有相当的把控。24岁便成为武夷岩茶非遗大师,从小在茶堆里摸爬滚打、闻着茶香长大的陈孝文。8岁时便耳濡目染太公陈书省教弟子习茶,18岁开始心无旁骛投身于武夷岩茶茶园管理与制作生产。

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年仅24岁的陈孝文,与叔叔辈、伯父辈的长者们一同被评选为首批传承人,开启了武夷山制茶世家的另一篇佳话。

斗彩鸡缸杯2.8亿图

缅甸玉石和新疆和田玉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