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个农民以8万出售了一面铜镜。6年后,铜镜辗转到一个洛阳男子手里,并以260万卖给一名广东商人,却有人报案说:“他们卖了1000万。”
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很模糊,只说洛阳男子姓李,广东商人姓骆,交易的铜镜可能是件珍品。
但毕竟能以千万高价交易的,必然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可这工作简直是大海捞针。在警方掌握的资料里,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李姓男子,而广东那边姓骆的也很多,根本无法确认身份。
无奈之下,只好扩大侦查范围,这才找到一个可能是卖家的李姓男子。
该男子名叫李某贝,30岁出头,运营着一个自媒体账号。
通过账号里的内容可知,他出身古玩世家,从小跟着父亲到处考古、拜访名家、混迹高级古陶瓷和青铜器的鉴赏领域。
耳濡目染下,他自己也对古玩有着颇深的造诣,自称“中国青年非知名收藏家”。而他本人在当地的文物圈,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可深入调查才发现,李某贝的真实情况竟然和他自己说的大相径庭。
原来,他根本不是出身什么世家,而是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干过一段时间工艺品销售。
2012年,李某贝辞职创业,开了一家古玩店。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他就成了当地有名的收藏家。并且,他还变得十分富有,拥有豪车豪宅大别墅。
更奇怪的是,3年后他突然关闭了古玩店,又去商业街开了一家艺术馆。
鲜为人知的是,艺术馆古色古香的包装下,其实是一家会所。
李某贝经常去全国各地参加文物展览、交流会、拍卖会等。尤其是在拍卖会上,他总是表现地十分活跃,竞拍时出手相当阔绰。
单靠开店,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钱?他的财富来源到底是什么?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打着正经生意的幌子,谋取非法倒卖文物的暴利。
李某贝的社交十分广泛,但是经过一番梳理发现,他的人脉圈子里还真有一个姓骆的广东商人,两人近期来往十分密切,甚至同吃同住同行,还有大额资金往来。
人物基本锁定,那么二人交易的铜镜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据线人来报,这面铜镜上记录着昭君出塞的历史事实,因此被称为昭君出塞铜镜。若果真如此,这面铜镜的历史价值可想而知。
终于,警方在一篇2018年的网络帖子上找到了线索。
帖子不仅对昭君出塞铜镜进行了详细解读,还配有实物照片。竟专家鉴定,基本可以判定为真品。
现在,只剩下李某贝的交易证据了。
可此人十分谨慎,警方跟了好几个月都没能抓住把柄。终于在次年3月底,一个好消息不期而至。
北京即将开办一个古代文物展,将会有400多件文物亮相,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有一面铜镜。
主办方为了扩大影响,提前将文物的资料公布出来。大家一看喜出望外,这面铜镜正是他们苦苦找寻的昭君出塞青铜镜。
而在宣传册中,主办方特别感谢了买家,正是那名姓骆的商人。这样一来,一切都对上了。
之后的事情十分顺利。展览开幕那天,便衣们在现场同时看到了骆某和李某贝,并且从二人的交谈中可知,他们就是铜镜的买卖双方。
但是为了搞清楚整个利益链,警方并没有轻举妄动。
几个月后,警方已经掌握李某贝70多条非法倒卖文物的证据,牵扯出20多个嫌疑人。
9月的一天,行动终于展开,仅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些人悉数落网,在李某贝的住所和会所内搜到大量文物。
铁证如山,在一番拉扯后,李某贝终于交代了全部经过。
2019年的一天,武汉的张某联系到他,发来铜镜的照片说要出手。
凭着多年的鉴赏经验,李某贝一眼看出,这面铜镜的铸造工艺堪称中国史上的天花板,于是以240万买下,后来又推给了骆某。
李某贝和骆某是在一场拍卖会上认识的,骆某看他够在行,因此十分信任,不仅请他做收藏顾问,还对他推的东西照单全收,并且几乎不讲价。
凭着多年交情,两人以260万交易。
可当时报案人分明说的是1000万,差距怎会如此之大呢?
原因令人哭笑不得。李某贝:“我故意对外说1000万,可以抬高自己在圈里的身价,”
根据他提供的其他线索,警方不仅又追回220多件文物,还查出了昭君出塞铜镜的来源。
原来2014年,广西桂林平乐县的4个人在玉米地里挖水井时,意外挖到了一个古墓葬。这面铜镜就是他们当时盗墓所得,随后以80000元卖掉。
只可惜墓葬被严重破坏,已经无法确认墓主人的身份,但这丝毫不影响铜镜的价值。
当实物被送到专家面前,所有人瞠目结舌。这面铜镜不仅做工精致且保存完整,更重要的是上面刻有铭文。
经鉴定,这是一面东汉早期的故事镜。
铭文是一首70个字的七言诗,不仅是最早记录昭君出塞的文学作品,其中还两次提到“中国”二字,这在已出土的文物里实属罕见。
正因如此,这面珍贵的昭君出塞铜镜最终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没想到机缘巧合下,竟然让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现世。
不知道地底下还有多少故事等着被探索,又有多少惊喜等着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