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东晋历史探秘:皇室传奇人生全解析

12-16

东晋历史探秘:皇室传奇人生全解析

东晋乃一段隐匿之历史,一个错综复杂的朝代。尽管其存在诸多瑕疵,亦有诸多不足之处,但仍有读者欣赏其独特风格,迷恋其残垣断壁与过眼云烟。他在历史的纷争中坚定跋涉,在时光的洪流中孤独前行,他拥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神秘篇章。欲深入理解东晋,势必要先领略东晋的十一位帝王风采。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

司马睿字景文,乃东晋帝国的开国皇帝。他属于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辈,是琅琊武王司马伷的孙子,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侄。

司马睿在年仅十五岁的时候承袭琅琊王爵位。“八王之乱”后期,他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接受任命为平东将军,监管徐州诸军事,驻守在下邳。当汉主刘渊举兵反抗后,中原局势日趋恶化,他采纳了王导的建议,请求移镇至建邺。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之际,西晋朝廷命令他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间,他南下征战,在王导、王敦的辅助下,对当地士族表示尊重并予以优待,成功地平定了华轶、杜弢的叛乱,通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经营,终于在江左地区稳住了阵脚。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汉赵灭亡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改元建武。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占据了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东晋初期,王导、王敦掌握了权力,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建康),在王导提供的暗中支持下,攻入了建康,不久之后,司马睿因忧愤交加而过世。他被安葬在建平陵,获得谥号为元皇帝,庙号被尊称为中宗。

晋明帝司马绍 (299年~325年)

字道畿,出生于琅琊郡。他是东晋的第二位君主,也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其异母兄尊贵的晋简文帝司马昱,生母则为身份低微的宫人荀氏。

司马绍性格谦逊恭敬,文才武略皆备,思维颖慧,决策果断。他于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式登基。在上任期间,尽管执政政权存在不足,但他仍能成功抑制权臣世家,促使南方社会稳定繁荣。太宁二年(公元324年),他平定了王敦的叛乱,并终止了对其党羽的追责,全力重用丞相王导,维持了与江东士族的融洽关系,稳定了东晋的政局,这对于稳定国家大局和加强皇室权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司马绍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仅二十七岁,被赐予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安葬于武平陵。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

字世根,乃东晋第三位君主。晋明帝司马绍嫡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胞兄长,明穆皇后庾文君乃其生母。

庾文君

太宁三载(公元325年),司马衍即位,因其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摄政。庾太后逝世后,由王导与庾亮辅佐国事。在位时期,因苏峻与祖约的反叛,宫室迁移至石头城;直至咸和四年(公元329年),陶侃、温峤平定苏峻之乱后,方才迁回建康。咸康二年(公元336年),禁止豪强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以土断之策将自江北迁徙而来的士族编入户籍。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六月初五,司马衍身体不适,下诏令其弟琅琊王司马岳承袭帝位;六月初七,于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

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

字世同,乃东晋朝代第四位皇帝,亦为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与晋成帝司马衍为同胞兄弟,生母则为明穆皇后庾文君。

晋成帝继位之后,司马岳被封为吴郡王。后改封为琅琊王,历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侍中、司徒公等要职。咸康八年(342年),在中书监庾冰(时为东晋执政大臣)拥戴下,被成帝册立为皇位继承人,同年成帝驾崩,司马岳顺利登基。建元二年(344年),司马岳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三岁,谥号为康,葬于崇平陵,其子司马聃继位为新王。

司马岳乃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陆女帖》被收入到了宋代的《淳化阁帖》之中。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

字彭子,乃东晋第五任皇帝。晋康帝司马岳与康献皇后褚蒜子之长子。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被册封为太子,同年晋康帝驾崩,年幼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其母皇太后褚蒜子以摄政身份临朝,朝政事务则先后由何充、蔡谟、会稽王司马昱等人把持。司马聃在位期间,由殷浩、褚裒等人频繁发动对北方及西方政权的战争,战局虽有胜负交替,但南北方军事力量之间仍呈现相持局面。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五月,司马聃于显阳殿驾崩,享年仅19岁。遗体安葬于永平陵,庙号为孝宗,尊谥号为穆皇帝

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

字千龄,东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乃晋成帝司马衍之长子,其生母为周贵人。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承袭琅琊王封号。永和年间,相继出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骠骑将军。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在崇德太后扶持下即帝位,年号隆和。其统治时期,内部军阀斗争激烈。大司马桓温执政,数次兴兵北伐,内耗国力。北方鲜卑慕容部势力日盛,屡次击败东晋,致使东晋趋于衰落。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修习断谷饵药以求长生成仙,结果导致身体中毒,神志不清,请求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于兴宁三年离世,享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安平陵。爱好书法,其代表作有《中书帖》诸类。

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11月23日)

字延龄,乃东晋第七位天子,晋成帝司马衍的次子,与晋哀帝司马丕为同母兄弟,其母为周贵人。他是东晋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期间遭废黜的皇帝。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封号东海王,历任散骑常侍、镇军将军、车骑将军等职务。晋哀帝继位后,被授以琅邪王称号,并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兴宁三年(公元365年),继承了皇位,在位期间长达六年。然而,太和六年(公元371年),被大司马桓温废黜,降封为东海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进一步降低封爵,降为海西县公。

桓温

太元十一年十月甲申日(公元386年11月23日),在吴县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

司马昱,东晋著名的第八任皇帝,他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幼子,同时也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同父异母兄弟,其母亲乃是简文宣太后郑阿春。

郑阿春

司马昱经历过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被册封为琅邪王、会稽王。当晋穆帝登基之时,任他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与尚书令何充共同执掌政权。在何充逝世之后,司马昱全面主持朝廷政务,引进了名士殷浩等人参与辅政,应对日益扩大的桓温权力威胁。然而,殷浩北伐失败,反被桓温废黜。废帝司马奕登基后,又再次加封他为琅琊王,并升任宰相、录尚书事。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桓温强行将司马昱推上了帝位。司马昱即位以后,受到桓温的极大牵制,仅能“环抱沉默,坚守道德标准而已”,在位仅八个月后,便因忧愤郁郁而崩,享年五十三岁。他被尊称为简文皇帝,庙号太宗,安息在高平陵内。

司马昱擅长清谈,历史上被誉为“清虚寡欲,尤其精于玄言”,实实在在的清谈皇帝,在他的倡导下,东晋中期之前的玄学得到了丰富的发展,有文集五卷,现已失传。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

字曜,乃东晋第九任君主。其父司马昱乃晋简文帝之第六子,其生母为李陵容。

司马曜在年仅四岁之时便被册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在晋简文帝驾崩前夕,司马曜被立为皇太子,并在年纪尚不足十一岁之时继位为君。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佐政事,至宁康元年(公元373年)桓温病逝,遂由从兄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称制。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太后归政,实权逐渐由陈郡谢氏代表人物谢安所掌握。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谢安等人辅佐之下,成功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从而维护了东晋王朝的国祚。

司马曜准确地把握住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时机,积极尝试突破门阀政治的桎梏,恢复司马氏皇权。因此,他以其弟司马道子替代谢安执政,使自己成为东晋开国至今权力最大的皇帝。然而,司马曜终因沉溺于逸乐,沉醉于声色,且与司马道子争夺权力,形成了“主相相持”的政治格局,使得朝政愈发昏暗无力。后因司马曜在与宠姬张贵人饮酒作乐之际的调笑之语,激怒张贵人,使张贵人趁司马曜熟睡之际,命心腹宫人将其活活闷死,对外便以司马曜梦魇暴毙之名谎称。司马曜驾崩时年仅三十五岁,身后得庙号烈宗,谥号孝武皇帝,葬于隆平陵。

谯王帖

司马曜精于书法和文学,曾有文集二卷,现已遗失;《淳化阁帖》收录其书法真迹《谯王帖》。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

字德宗,乃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恭帝司马德文之同母之兄。在位之际,国内动荡不宁,国势逐渐凋零,于公元419年为刘裕所弑。享年仅有37岁。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

字德文,系东晋末代帝王,乃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亲为淑媛陈归女。本封为琅邪王,先后任职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公、录尚书事等要职。王恭叛逆之际,他诛杀了左仆射王国宝。带领军队攻打桓玄,却屡遭挫败。当晋安帝遇弑后,他得以继承皇位,年号元熙。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他将皇位禅让给了宋王刘裕,降为零陵郡王。次年九月,他不幸遇害,享年仅三十六岁。

宠物蚂蚁

宠物图片大全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