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01》
喝白茶,我们对一些名词必定不陌生。
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这些说的都是白茶的品种。
这些白茶品种,有着自己的采摘标准、品质特点,也有着鲜明的特征。
如,白毫银针全部由茶芽(芽头)制作而成,而有芽有叶的,则为白牡丹或者是寿眉、贡眉。
今天这篇文章,想着重和大家聊聊白茶的王者——白毫银针。
《02》
俗话说,画虎难画皮,知人难知骨。
这话应用到白毫银针上,也是一样。
许多人都知道白毫银针有着白色的毫毛,其他的特点便难以寻觅。
想要了解白毫银针,可以从白毫银针的茶树品种、原料等级、制作工艺、品质特征开始。
《03》
一、茶树品种
白毫银针,可分为南路银针和北路银针。
北路银针产于福建福鼎,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北路银针芽头肥壮,白毫密集。
南路银针茶产于福建政和,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
南路银针芽头肥壮,白毫略单薄,不如北路银针的丰富。
南路银针与北路银针,所使用的原料不同。
茶友们在喝茶时,也常会听到大白茶、小白茶、菜茶等称谓,这些茶都可以用来制作白茶。
但菜茶因为性状特点,不适合制作白毫银针,多制作寿眉贡眉。
《04》
二、原料等级
白茶的原料,也叫做茶青,指的是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头、芽叶等。
制作白毫银针,对茶青质量要求高。
采摘白毫银针时,有十不采的说法。
十不采,即指: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除此之外,白毫银针的采摘,要求白毫显,芽头肥壮。
制作白毫银针最好的茶青是春茶,夏季、秋季的芽头瘦弱,不适合制作成白毫银针。
在春茶季,根据茶青采摘先后顺序的不同,可将白毫银针分为米针(也叫头采白毫银针、头采米针)、白毫银针王、白毫银针。
1、米针
米针是春季中第一批采摘的白毫银针,采摘周期短,一般只有两三天。
因为采摘难度大,故而十分难得。
2、白毫银针王
这是继米针之后采摘的,白毫银针王芽头肥壮、白毫显,能称之为“王”的,一定优势过人。
白毫银针王的外貌比米针要胖,仿佛一个胖乎乎的国王,仪态端正,正襟危坐。
3、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产量比白毫银针王的还要高。
它的品质特征是:芽头肥壮,粗大,微带小叶壳,芽底呈嫩绿或翠绿色。
《05》
三、制作工艺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古朴、自然、简单,概括来说就萎凋和干燥两个环节。
虽步骤简单,但工艺却是大有乾坤。
在萎凋环节中,以日晒为最佳。
白毫银针采摘下来之后,要先摊晾在水筛上,让水分自然蒸腾。
这个摊晾也很有学问,一定要薄,不能堆叠。
如果茶青堆叠,就容易使茶叶发酵,出现闷红的情况。
天气好的时候,可见白茶放置在太阳下晒干。
在春季制茶,基本靠天吃饭。
春季多余,想要制作纯日晒白毫银针的难度大,往往等到银针制作之后,就会出现持续的晴天。
待茶青晒差不多干之后,就要开始用炭火烘干。
炭火烘干,能够补足阳光晒不到的缺陷,从而使白毫银针的含水量达到国家标准(7%)。
只有含水量达标的白毫银针,才能够长期保存。
炭火的烘干,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要用文火烘干,温度要把握得当,如果温度过高,容易把把白毫银针烤焦,容易使银针出现火味。
若温度不够,白毫银针没办法达到足干的状态。
因此,白毫银针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门道太多,稍微掌握不好,就会把茶做坏。
《06》
四、品质特征
白毫银针显著的特征就是芽头肥壮、白毫显露,远远看去,宛若穿了层纱衣,色白如雪。
虽说银针的白毫银白,但还是能够看到作为芽头的鲜嫩。
冲泡后茶色清亮透彻,毫香浓显,茶香甜长,入口甘馨鲜爽,沁人心脾。
若用玻璃杯冲泡,还能看到杯中叶芽竖立有致、丰润怡然。
《07》
白毫银针,对于许多茶友来说,或许还只是一个名词。
或许只是手机上常看的一张图片。
倘若有一天,白毫银针出现在你的茶杯里,那种感觉一定很微妙。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白茶知识,可以直接加个人号lanxiaoping1988 进行咨询!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版权归小陈茶事所有,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