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上古巨石文化:中华民族的独特遗产揭秘

06-23

上古巨石文化:中华民族的独特遗产揭秘

棒子说,宇宙是韩国的。

这句话,其实有一点道理。

因为,目前,韩国仍然保留了大量上一个文明遗留下来的石文化遗迹。这些遗迹多为几块较小的巨石撑起一大块巨石,韩国、朝鲜、日本称之为“支石”或“撑石”,西方学者多称之为“桌石”或“多尔门” (Dolmen),我国则称之为石棚墓。

这些石棚墓很多年代都非常古老,而且通常体型硕大,比如我国盖州石棚山的石棚顶石就重达60吨,当初盖它的时候一定花了不小力气。

石棚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亚欧沿海地区多有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从欧洲的德国、葡萄牙、丹麦、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苏联、意大利、比利时,到非洲的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再到亚洲的叙利亚、印度、马来群岛、土耳其,以及近邻我国的朝鲜、日本等地都出现了巨石文化。其中,太平洋西岸分布最密集。

划重点:石棚墓分布在沿海地区!

这说明,石棚墓的建造者们,1.2万年以前一定是生活在比今天海拔低得多的地方!

目前环太平洋西岸分布着地球上最密集的石棚墓,而这一带也正是三海平原的西部!

下图黄色部分就是1.2万年以前的三海平原,整个东海大陆架均为平坦的陆地,气候宜人,在长达数万年的时间里都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1.2万年前,由于受到新仙女木事件影响,海水上涨,淹没了三海平原,也淹没了地球上所有如今海平面下的大片陆地。

被淹没的大陆

遍布全球的石棚墓,一定是上一个文明的幸存者们留下来的。

这个文明的人曾经遍布全球,1.2万年以前都生活在如今的海平面下,建造石棚墓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最早的石棚墓,和后来遍布全球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具有天文观测功能的祭坛!

这也说明,上一个文明的人类,拥有着悠久的天文观测传统和强大的天文观测能力。

上一个文明的人类中心,就位于在东海大陆架上的古长江入海口。

海水上涨引发的全球性洪水之后,如今的长江下游出海口出现了高度发达的上山文化,这也是上一个文明遗留的幸存者们创造的文化。

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就是上一个全球人类文明的幸存者,而且是唯一拥有完整的文明记忆的幸存者。

《虞书.尧典》中,记载的是1.1万年以前的二分二至日躔,显示这样的观测传统最晚在1.1万年以前就已经非常成熟。

《虞书》中记载尧舜时期“汤汤洪水”,记载的其实就是1.2万年以前的海水全球上涨事件。

大禹治水的传说,其实是在大洪水之后重新划定九州,重新开启天文观测活动,“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就在浙江上虞,这个有虞氏和虞舜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一万年以前上山文化有虞氏活动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石棚遗迹。《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会稽旧记》:

“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邱,即舜所生也。”

如今上虞蒿东村等地还有幸存的石棚。可惜的是大量石棚均已被破坏,上面的石材被人用于建造房屋。比如安徽凌家滩遗址原本也有巨石建造的石棚,年代距今约5800年—5300年。

下图是浙江温州一带仍然幸存的石棚墓分布图。

石棚墓最开始的建造目的,并不是用来当成埋葬的墓地,而是为了观测二分二至日躔的

比如上图中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姑嫂石村南山上的石棚,由六块打磨光滑的巨大的花岗石板搭建而成,东西壁长2.45米、高2.24米;北壁长2.71米、高2.24米;南壁长1.65米、高1.15米;盖石长5.80米、宽5.20米,厚度约为0.5米。

析木城石棚面朝东南方,冬至日出时阳光正好从这个方位照入,可见这个巨石建筑就是用来观测冬至的。

无独有偶,五千年前有虞氏在美洲建造的卡拉尔金字塔,同样也竖起一块巨石对准了冬至日出的方向。

对太阳的观测和崇拜,使得石棚墓拥有祭坛的功能,后来成为有虞氏人火葬的场所。

据考证:

东北夷族个别部落存在火葬葬俗,重要的氏族部落首领等人物过世后遗体会停留一段时间后火化,最长可达半年之久。遗体在火化时石棚已经建造完毕,火化遗骨移葬石棚墓,多为明葬或浅葬。大型石棚的前面均有的开敞空间,初期可作为火葬场地,之后即成为祭祀场所。据考古学分析,最早建造的石棚多为大石棚,之后才出现规模较小的石棚;并且一些大石棚的周围会有石盖墓或支石墓群,说明了以大石棚为核心逐渐形成了氏族墓葬群。以普兰店石棚沟石棚群为例,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其遗址为一座大石棚与三座小石棚,四个石棚的制式皆为三面壁石支撑顶部盖石。大石棚为南北向,其余三座小石棚皆朝向大石棚。根据现场情况判定,三座小石棚与大石棚的位置与墓葬方式形成了等级差异,虽然这种布局的原则与方法暂未可知,但特殊的朝向与位置关系表明石棚沟石棚墓群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说,有虞氏在发明陶器和瓮棺葬的习俗之前,实行的是火葬和二次葬。

鉴定完毕。撒花!

瓷板画前20名家

昆仑玉手镯价格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