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君
龙年即将到来,作为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生物,它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最早的龙出自何方?
由于从东北到黄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都能看到龙形物,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龙形物来自天上的东方苍龙星宿。因为农业的需要,人们创造了它。
不管如何,在农业诞生不久,龙就出现了。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县,距今约8000年,其最为重要的发现,是龙的形象和玉器,被称为玉·龙故乡。
在查海的聚落中心、大型房址的西南方,先民们用石块摆塑了一条长 19.7 米的龙形堆石。龙头、龙颈、龙体、龙鳞、龙爪、龙尾等摆放分明,远远看去,红褐色的石块犹如龙鳞,十分威武。这是我国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龙,堪称 “中华第一龙”。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在查海遗址还发现了类龙纹陶片两件。它们都采用浮雕手法,一为蜷曲的尾部,一为盘旋的龙体。其形象和纹饰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小山遗址,为赵宝沟文化类型遗址。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以几何纹、之字纹、动物纹最具代表性。
动物纹施于尊形器上,出土了几件神兽纹尊,其中最为珍贵、典型的当属小山神兽纹灰陶尊,尊身饰满由鹿、鸟、猪等动物组成的复合纹饰。
细审尊形器上的猪首龙,长吻上翘,獠牙毕露,眼睛呈柳叶形,下方弯曲盘绕似为蛇身,构图和绘画技巧非常娴熟。
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了后岗一期文化时期的三组蚌砌龙虎图案。
第一组发现于第45号墓,墓主左右摆放蚌壳龙虎图案。第二组距45号墓南20米,用蚌壳砌成龙 、虎、鹿和蜘蛛图案。第三组在第二组南25米处,为人骑龙、人骑虎图案。
西水坡的龙为“鳄龙”,相比“猪龙”、“蛇龙”,它与汉唐以后的龙更像。另外,西水坡的龙和虎搭配,可谓最早的“星象龙”。于是有学者认为,西水坡的龙是被多学科所公认的最早的“龙”。
2023年8月,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龙形蚌饰,看上去似龙,至少由头部、身部和尾部等几部分组成,整体分布范围长20厘米左右。
这件蚌饰,属于红山文化早期,年代上远远早于此前出土的玉龙,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的焦墩遗址出土了用鹅卵石摆塑的一条石龙,石龙全长7米,躯干长4.46米,龙头高昂。考古专家命名为“焦墩巨龙”、“长江流域第一龙”。
在石龙的四周还有用卵石摆塑的鱼、龟、蛇等水生动物图案,它们以石龙为中心,宛如护主一样。
它的发现,证实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先民,对龙的崇拜跟黄河流域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由很多墓组成,其中4号墓出土了玉猪龙。其面部很容易让人想到猪,弯曲的身体则让人想到龙。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据了解,这类玉猪龙至少有30件以上,科学挖掘的少,被收藏的多。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距今5500年—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出土的玉龙,吻部突出,头上有两角,脑门阴刻线条呈皱纹状,龙须、嘴、鼻、眼都刻划得较为清楚。龙体上阴刻 17条线代表龙鳞。
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龙首形玉器,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
1971年,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小北山出土了一件C形碧玉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物。它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卷曲呈“C”字型,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
无独有偶,1987年,翁牛特旗博物馆又征集到一件C形黄玉龙,经过多方取证、考察和专家组鉴定,这件玉龙的年代比碧玉龙还要早,还要珍贵!
陶寺遗址出土了四件“龙纹盘”。观察龙的形象会发现,它们都是蟠龙,卷曲如蛇;都口衔树枝,或是社树;有的有牙齿,有的没有。
经考证,四个“龙纹盘”分别属于陶寺文化早期的四座大墓,埋葬年代如下:M3072→M3073→M2001→M3016。
在众多的墓葬中,随葬“龙纹盘”的只有这四座,它们的随葬品丰富,这意味墓主人应是统治者,或者王者。也许,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帝尧。
二里头遗址一共分为四期,其中,一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80年,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610年。
遗址二期晚段出土了绿松石龙形器,三期出土了绿松石铜牌饰。
众所周知,大禹的“禹”字,与蛇有关,通常被认为是操蛇之神。其“姒”姓,也被认为与蛇有关。就此不难理解,遗址为何会出现龙形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