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中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名为“钟灵”的红丝巨石。红丝石镌刻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成为北大图书馆的重要文化标识。
这块巨大的石头色泽红黄相间,且有红黄丝纹,名曰红丝石。202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修缮重启之际,由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无偿赠予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2020年9月初起,图书馆安排工作人员赴山东临朐华建铝业集团考察这块巨石,并多次与临朐方面、学校基建工程部、建筑设计方、运输公司等会商运输方案,终于在各方共同支持协调下,于11月底集数人之力、克服种种难关将这块巨石妥善运送并安置于图书馆中厅。
红丝石自古以来即为名贵观赏石,而以红丝石制作的红丝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被誉为诸砚之首。红丝砚因其质地温润细腻、质古如玉、发墨如油,且颜色红黄相间、纹理丰富、美轮美奂,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宋代唐询曾在《砚录》中讲,“红丝石华缛密致,皆极其妍,既加镌凿,则其声清越,锵若金石,殆非耳目之所闻见。”而且,红丝石制作砚台的石头一般不会太大,能够开采、收藏到这么一大块的石头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本石名为“钟灵”,取自康熙为山东临朐沂山所题“灵气所钟”四字,同时寓意北京大学图书馆位于北京海淀未名湖畔,集灵气之所钟,乃人文之渊薮。
石重4.85吨,出产于山东省临朐县老崖崮村,石材立面精工镌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名,石面红丝密布,姿态万千,是不可多得的巨型天然砚材,也是山东临朐红丝石中的精品。
巨石之后,是一扇以老榆木制成的格栅门,触感温润,线条交错,配之以“百年书城”牌匾,这一开放格局带来东方美的视觉冲击,构成了传统雅致的中国书房空间,书房空间下矗立制砚之石, “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砚”。整个书房空间以沉着的外表赋予典雅气质,烘托出图书馆于沧桑岁月中的沉稳之感,每位读者经过时都将从这块奇石中“蘸取”能量与智慧,在图书馆融古纳今的天地中汲取营养,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之作。
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