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他专用“毒药”治病:一位医生的非凡之旅

09-12

他专用“毒药”治病:一位医生的非凡之旅

众所周知,附子是一种有剧毒的中药材但在中国传统医学的殿堂里,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一生致力于用这种“毒药”治病救人。

51年的行医生涯中,他一共用了5吨剧毒的附子,却救活了上千的患者。

由于他开具的药方剂量惊人,甚至需要公安局长的签字才能放行。

他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敢于用如此剧毒之物?难道他是在拿患者的生命冒险吗?

不屈不挠的传奇人生

李可这个名字对于中医界来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提起他,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称号——“李附子”。

是的,这位传奇的中医大师,一生中竟然用了五吨剧毒的附子来治病救人。

五吨,这个数字令常人难以想象,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李可的手中,这些本该致人于死地的毒药,却成了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李可之所以能创造如此医学奇迹,除了他精湛的医术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就是他超乎常人的胆识。

他有医者仁心,却也敢于打破常规,用看似离经叛道的方式,挽救濒死的生命。

然而,李可的人生起点,却远没有那么光鲜亮丽。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16岁那年,他只身一人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军报记者

在部队里,年轻气盛的李可敢于直言,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毫不留情地批评,然而,正是这种耿直的个性,让他在23岁那年锒铛入狱。

命运就是如此奇妙,监狱,竟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位姓黄的中医,或许是看出了李可的潜质,又或许只是出于悠闲度日的心态,黄医生开始传授李可中医知识。

对于李可来说,中医如同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他灰暗的人生。

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古老医学的精华,钻研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渐渐地,他打下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出狱后的李可,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开始了行医之路,白天,他走村串户,为乡亲们看病治病;晚上,他挑灯夜战,潜心研读医书。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李可开玩笑,1970年,他再次被投入大牢。

十月,当他终于重获自由时,却迎来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他敬爱的母亲,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

绝望、无助、悔恨……所有的情绪在那一刻涌上李可的心头。

他恨自己为什么没能早一点出狱,恨自己为什么没能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眼看着母亲在医院病床上日渐衰弱,李可的心如刀割。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医术,救母亲一命!

于是,李可带着母亲离开了医院,在家中,他一边精心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一边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治疗,他翻阅古籍,研制药方,几乎用尽了毕生所学。

但母亲的病情却时而好转,时而恶化,如同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李可几乎以命相搏,却始终无法扭转病情。

就在绝望即将吞噬李可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第三个月,在李可的精心治疗下,母亲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她开始能吃下一些流食,体重也慢慢恢复。

此后的日子里,李可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母亲的治疗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母亲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次濒死重生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李可的人生轨迹,他暗自立下誓言,今后一定要倾尽全力,救助更多像母亲这样的苦难患者。

他要用实际行动告慰母亲,告慰曾经无助的自己,这一生,他绝不虚度!

他的传奇故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悬壶济世的仁心大医

从母亲的病情康复那一刻起,李可就明白,作为一名医者,最重要的就是悬壶济世的仁心。

他深感家乡医疗条件之差,许多乡亲因贫病交加而痛苦不堪,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于是,李可开始走村入户,为乡亲们治病。

为了让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医药费,他精心准备了一套最为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很快,他那一身过硬的医术和无私的医德,感动了当地百姓,口口相传。

1978年,李可通过自学,顺利拿到了中医师资格证书,五年后,他又受命创办了灵石县中医院,并担任院长长达九年之久。

在他的带领下,这家中医院为当地百姓解除了无数病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治病救人”的去处。

然而,对李可来说,最令他自豪的,并非职位头衔,而是一次次与死神抢人的经历。

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工作,一个人就像一部急救机器,随时待命,每当看到病人在自己的努力下转危为安,李可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

渐渐地,李可的医术开始受到人们的认可,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他敢于使用剧毒的附子。

在常人眼中,附子是避之不及的毒药,但在李可手中,它却成了治病救人的利器,“李附子”的称号,也因此而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突破常规的创新先锋

在李可传奇的行医生涯中,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成为了他医术突飞猛进的关键转折点。

这个发现,不仅改变了他对中医药的认知,更开创了中医急救的全新篇章。

那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一位患有严重心衰的农村妇女来到李可的诊所求医。

李可为她诊脉后,开具了三付汤药,嘱咐她按时服用,然而,几天后,这位妇女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李可百思不得其解,他反复琢磨自己的处方,却找不出任何纰漏,直到后来,他才得知原来是这位妇女的女儿,因为不懂医理,将三付药一次性煎煮服用了。

要知道,这三付药中,光是附子就多达45克,远远超出了常规剂量。

按照传统医学的理论,这样大剂量的附子足以致人于死地,李可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不禁一惊,暗叹这位妇女能活下来真是个奇迹。

但更令李可震惊的还在后面。

他再次为这位妇女诊脉时,发现她的病情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这位原本已经病入膏肓的妇女,竟然在服用了超大剂量的附子后,气色好了,脉象也趋于平稳。

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李可对中医药的认知,他意识到,也许古人留下的药典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也许中医药在剂量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从那时起,李可开始大胆地突破常规,在用药剂量上不断创新。

他尤其钟情于附子和干姜这两味药材,反复研究它们在不同剂量下的疗效,渐渐地,他掌握了附子和干姜运用的奥妙,对它们的把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中,李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体系。

他创制出了六个独特的急救方剂,每一个都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的革新,这六个方剂,堪称是中医急救的里程碑,填补了中医在急症抢救上的空白。

李可的突破,在当时的医学界引起了轰动,许多同行都对他的做法表示质疑,认为他是在拿患者的生命冒险。

但李可坚信自己的判断,他说:“我用的是性命担保,若有差池,我这条命就搭进去了。”

事实证明,李可是对的。

在他的诊所里,一个个本已被判了“死刑”的患者,在他的急救方下起死回生,那些服用了超大剂量附子的患者,非但没有中毒,反而病情好转,甚至痊愈。

李可的名声,因此而传遍了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求他诊治。

据不完全统计,李可一生中成功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多达2000余人,这2000多个生命奇迹,让李可在医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连许多西医也不得不对这位中医“异类”刮目相看。

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中医介入急救领域的先河,将中医药的优势与现代急救技术相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的急救体系日臻完善。

如今,中医急救已经成为了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道传承的薪火相传

2013年2月7日,李可老先生溘然长逝,享年83岁,他的离世,是中医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无数患者和学生,都为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医泣不成声。

回望李可40年的行医生涯,他一共独创了28个有效方剂,治愈了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疑难杂症,被誉为“中医肿瘤科的扛鼎者”。

但在李可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医者仁心的传承。

晚年的李可,致力于搭建中医传承的平台,他创办了学术传承基地,亲自授课,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他常对学生说:“学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济世救人的仁心。”

如今,李可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存。

“立大志,受大苦,成大业”,他的坚韧不拔,他的自强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不懈探索。

与当代中医大师倪海厦并称“经方双雄”,李可无疑是中医江湖中一位亮眼的传奇,但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医事业的一粒火种,将济世救人的医者仁心代代相传。

中医学博大精深,传承创新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更多像李可这样的中流砥柱,在继往开来中发扬光大中医文化,造福人类健康。

这,就是李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视频

普洱茶生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