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探索广西桂平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一瞥

01-22

探索广西桂平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一瞥

革命遗址、遗迹


   一、大藤峡
   大藤峡位于黔江下游, 其出口处距桂平县城约8公里。峡以桂平、武宣两县交界的横石 矶为入口,弩滩为出口,全长44公里,均在本县境内。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 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 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 游记》一文记之。


   明代初年, 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起义。 起义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 20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战场。
   弩滩 在大藤峡出口处,因滩险水急如弩而得名。两岸礁石岩巉,水下暗礁四伏,漩 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大藤峡诸滩以此为最险,旧时船行至此,旅客往往烧香念佛, 峡口北岸有甘王庙,也是祈求菩萨保佑平安之意。而船只触礁沉没事故仍时有发生。解放后 几经疏浚, 水势减缓,并增设导航设施,但仍不宜夜航。近年计划兴建装机容量为120万千 瓦的大藤峡电站,即在此处。
   石鸡、石狗、石鼓 在弩滩之上10余里,峡的北岸,有嶙峋怪石成片突出江心,其状 或如鸡、或如狗、或如鼓。传说这是明代瑶民起义军领袖侯大狗布置的神鸡、神狗、神鼓, 明军由水上来攻,这些石鸡、石狗便会高声鸣叫,给起义军报信,让他们做好准备。敌人败 走时,又会擂响战鼓,为追歼残敌的起义军助威。朝廷知道了这个秘密,派来一艘满载官兵 的大船,想把石鸡、石狗、石鼓统统敲掉、砸碎,不料船进峡口,忽然狂风大作,滩水怒吼, 官兵的大船被掀翻了,流到桂平城郊,搁在西山脚下的河岸上,就成了现在的覆船岭。
   大藤渡江处 由石鸡石狗石鼓再上,约六七里,江岸南北俱有巨崖突出江中,江面陡 然变狭,传说这里当年有大藤如斗横架江上,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峡。明代 瑶民起义军曾藉为津梁,与明军周旋。后被明军砍断大藤,改名断藤峡,并在崖壁刻“敕赐 永通峡”大字。


   侯大狗像 在“敕赐永通峡”摩崖石刻的对岸,四方山半腰悬崖绝壁上,隐约可见一 个五官俱全、扎着头巾、英姿勃勃的人物头像。据说这便是侯大狗 (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 领袖)的造像,乘坐柳、梧班轮经过这里的旅客,都以目睹这一天然形成的头像为快。
   碧滩都城 峡的中段有个险滩,叫浪滩。浪滩之下不远有小圩,叫碧滩圩。这里前临 滚滚大江,背枕崇山峻岭,是进出过去瑶民聚居地罗渌洞(上洞、中洞、下洞)的必经之地, 地势高耸,江中来往船只历历在目,上瞻浪滩,下控四方石一带河面,侯大狗领导农民起义, 曾在此构筑营盘,并在营盘中间修建“皇帝殿”,作为起义军聚众议事之所。“皇帝殿”一 侧有炮楼,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后人称为“碧滩都城”,都城遗址至今仍隐约可辨。
   九层楼 在碧滩圩以北约10公里。这是一座方圆数里,高耸入云,林木荫蔽、气势磅 礴的大山。四周群峰簇拥,有如众星拱月,瑶民起义时的重要战略据点,侯大狗曾率领义军 在此与敌人作殊死战斗。沿石径攀登山巅,至今仍可见到当年起义军构筑的城堡和水井。距 城堡不远堆放大批石块,这是起义军为抗击敌人准备的武器。
   二、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 于1851年1月11日在本县金田村爆 发。金田村位于紫荆山南麓,县城以北27公里,村中的韦昌辉故居遗址和村边犀牛岭上的古 营盘、练兵场,不远的紫荆山区,以及附近的新圩三界庙、江口石头脚等处,都是当年太平 天国进行重要活动的地点。其中金田起义地址已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 圩三界庙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外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著名史学 家胡绳、罗尔纲等,都曾来此进行学术考察。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1987年,共接待美国、 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民主德国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 和友好人士250多人,198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3万人次。
   古营盘 位于金田村边犀牛岭北端。是太平天国军民誓师起义之地。犀牛岭前临金田 平原,背靠穆穆群山,与紫荆山南部要隘风门坳互为犄角之势,形势极为险要。相传,营盘 原是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所建,金田起义前夕太平军重新构筑,加高加固。营盘长35米, 宽22米,四周围筑以高3米、底宽2米的土城墙。土墙外,西北面脚下有深潭,叫犀牛潭,东 边是高约50米的陡坡, 南面是营盘的出入口,出入口外两旁有壕堑,壕堑之外各筑一道高3 米,厚2米的泥墙。右边的泥墙,一直延伸至岭脚的犀牛潭边。
   营盘中间, 原来有个圆形的土台子,前面有块高出地面约1米的大石,叫拜旗石。传说 1851年1月11日那天, 太平天国的几位领导人登上土台,洪秀全高声宣告起义,建号“太平 天国”,一面杏黄大旗随即在拜旗石旁冉冉升起。
   营盘的左前方, 面对金田平原,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大理石碑,高约3米,上刻“金田起 义地址”6个大字,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建人的手迹。
   练兵场 古营盘的正前方, 有个方圆2里的大平坡,是金田起义前太平军的练兵场。 传说当时指挥练兵的是杨秀清和石达开,他们对士兵要求十分严格,练习跑步要跑得象马一 样快,说是这样才能迅速追上并歼灭敌人。经过勤学苦练,太平军战士大都练就一双飞毛腿。 有个叫覃七的战士,健步如飞,常常跑在马的前头,人们都叫他“马头七”。另外有一个战 士叫陈二,是个大旗手。他双手擎着又长又宽的大黄旗,仍能快步如飞,始终走在队伍的前 头,因此大家叫他“大旗二”。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严格操练,太平军大多练就一身杀敌本领, 有很强的战斗力,因此起义后能接连打胜仗。
   金田起义历史陈列室: 建于1980年,位于练兵场东南角,金田起义地址保管所西边。 室内陈列着洪秀全发布的诏令,太平军使用过的大刀、长矛、旗帜和打造武器留下来的木炭、 铁砧、铁渣,缴获清朝官员的顶戴等实物和史料,再现了金田起义发生的全过程,是太平天 国起义的一个缩影。陈列展出以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史学工作者和游客。1981年春, 参加太平天国起义13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在参观陈列之后留下了不少墨宝, 其中有外国友人柯文南(英)、小岛晋治(日)、魏求恩(美)和国内史学界知名专家、学者胡绳、 王庆成、郭毅生等人的题名录。
   陈列室旁设休息室、服务部,前来参观游览的客人可以在此小憩,品尝金田出产的香茶, 选购旅游纪念品,还可摄影留念。
   太平军打造武器处遗址 在金田村韦昌辉故居旧址。1850年春,拜上帝会总部由紫荆 山迁到金田村,立刻着手打造武器,准备武装起义。当地群众传说: “拜上帝会会员在韦 昌辉家横屋开了12座打铁炉。日夜打造武器,并把打造好的大刀、长矛,秘密收藏在营盘脚 下的犀牛潭里,供起义使用。”后来果然在犀牛潭得到几千件武器,成为起义时主要的武器 装备。
   1974年,区文物考古工作队和县文化部门,在韦昌辉故居旧址进行发掘,找到了韦家横 屋基脚,同时发现不少打铁使用的木炭、炉底铁渣和一支严重锈蚀的矛头,以及相当数量的 青碗、 杯等物品碎片。证实这里就是当年太平军开炉打造武器的地方。出土的木炭和铁渣, 已分别在北京、南京、南宁、桂平等地博物馆陈列展出。
   古林社冯云山落脚处遗址 古林社位于紫荆山口, 是个只有100来人的小村庄。史料 记载,1844年秋天,冯云山在进入紫荆山之前,曾落脚古林社,先是住在桥头张家,靠拾牛 粪度日,后来给曾五公放牛、打工,住在曾家牛栏的小阁楼上。在这里,冯云山曾赋诗述志: “孤寒到此把身藏,举目无亲也着忙,拾粪生涯来度日,他年得志姓名扬。”
   村边树荫下有社坛,传说当年冯云山曾几次踏着社公偶像对大家说:“菩萨生须人造成, 世上所有神佛社公,无非石雕泥团木偶罢了,怕他什么呀! ”久而久之,拜社公的人就逐渐 少了。
   石头脚太平军总部遗址 位于大湟江口圩边的石头脚村,距金田村15公里。金田起义 的第三天(1851年1月13日) ,太平军挥戈东出,攻占浔江岸边的大湟江口圩,设总部于石头 脚村。该村陈姓大地主,靠贩卖烟土发了大财,将附近桥塘、莲塘一带良田尽行霸占,并盖 起了一座接连五进,拥有200多间房子的庄园,大屋四周以巨石砌筑基脚,外面还有护城河。 石头脚因此得名。
   太平军屯师江口期间, 曾在牛排岭、 屈甲州大败清军。据清光绪《浔州府志》记述: “贼由金田至大湟江口,向荣、李能臣、周凤岐驻平南马鹿,(正月)十八日,战于牛排岭, 我师败退,官塘守备王崇山等十二人阵亡,贼益骄肆。”民国《桂平县志》也有记载:牛排 岭之“甲州桥,通湟江圩。咸丰元年官军剿洪逆,败绩于此。”
   风门坳之战遗址 风门坳位于紫荆山区南部山口,是金田平原出入紫荆山的必经之路。 1851年8月,太平军在此与清军展开激战。(详见军事编)
   三界庙太平军前线指挥所遗址 三界庙位于金田平原中心的新圩。1851年农历8月太 平军由紫荆山区移营金田后,以三界庙为前线指挥所,洪秀全曾在此指挥有名的新圩突围之 战。(详教见军事编)
   三界庙内,现有《重修宣里新圩三界庙碑记》、《安良约碑记》等碑刻20多方,碑文反 映了金田起义前夕当地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状况,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风景名胜


   一、西山
   西山,古称思陵山,又称思灵山,位于县城西郊1.5公里,海拔678米。早在公元六世纪 初,南朝梁武帝建桂平郡,设郡城于西山半腰的大窝坪 (宋代嘉祜年间,即公元十一世纪中 叶,府治、县治才从山上迁至今地) 之后,西山便开始成为人们游览憩息的场所。经过历代 修整,西山景胜渐多。山上怪石嶙峋,万木争荣,流泉飞瀑,曲径通幽,寺观亭阁,错落其 间, 摩崖石刻, 相映成趣。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他的弟子程颢、 程颐,于大中祥符年间 (1010年前后)曾由龚州(今平南县)前来浔州(今桂平县)讲学读书,畅游西山,并在李公祠南 侧溪畔石壁上留下了“畅岩”二字石刻。
   西山多寺庙,清代已成为广西著名的佛教丛林。抗日战争期间,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巨赞驻锡西山为龙华寺住持,对佛教事务及西山建设多有建树。解放后,西山被列为全国 佛教基地之一。
   民国初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来浔游西山,捐资兴建乳泉亭。1921年10月21日,孙中山 由粤赴邕途经桂平,曾登西山作一日游。1924年李宗仁驻师桂平,曾捐资倡建飞阁 (即现在 的中山飞阁),并亲撰《飞阁记》。1944年,桂平县长朱蕴章题撰“西山八景”,勒石为碑, 竖于山门一侧。
   桂平解放后,西山风景区的建设日新月异。1954年西山水库建成,取名灵湖,水色山光, 交相辉映,使西山倍加秀丽。以后,人民政府又多次拨款修缮西山风景区,洗石庵、中山飞 阁、秋柳亭、画亭、李公祠、龙华寺等建筑修葺一新,新建朝阳亭、龙亭、听松轩、如意亭, 增辟环山道, 拓宽游览区,还开设餐厅、茶室、商店,以方便游人。1988年8月,国务院公 布西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西山林壑秀美,众口交誉,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之说。人们把西山 和桂林山水相提并论,这“浔城半边山”指的就是桂平西山。
   西山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而闻名于世,人称西山“四绝”。
   林秀 西山丛林如海,郁郁葱葱,林木覆盖率达98%。有成木13万多株,木材积蓄量 达1.7万立方米。 主要树种为松树、榕树、樟树和鱼尾葵,人称西山丛林“四大家族”。树 龄达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松、 古榕、古樟,共有500多株。在洗石庵右侧,还有几株广西罕见 的光叶合欢树,挺拔参天,是建筑的栋梁之材。1943年出版的《旅行杂志》上有人撰文介绍, 说西山浓荫蔽天,“很象杭州的云栖竹径,又象灵隐寺的飞来峰路,但树木的种类之多,姿 态的清奇,又比灵隐好多了”。
   石奇 西山上的石头属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具有_粗 莽唐突”的特色,千姿百态,各擅其妙。有状若石台的棋盘石,有不知从何而来的飞来石; 有的如大山平地拔起,有的似猛虎蹲伏路旁;吏隐洞系由三块巨石互相撑持而成,姚翁岩则 是在一块如山的巨石一侧突然凹陷天然形成的一处洞穴。正如巨赞法师在《桂平的西山》一 文中所说:“就是(西山的)石头,也比(杭州西湖)飞来峰有味,好象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 似地布置着”,毫不夸张。
   泉甘 龙华寺侧有乳泉。这是一眼宽深各约一米的古泉,冬不竭,夏不溢。常年保持 一定的水位和21—22℃的水温。《浔州府志》说,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龙井,而甘美过之,时 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水质明净,含杂质特少,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软水。泉水 中含天然氧又特多,这种氧能够同茶和酒中的杂质起化学作用,把杂质挥发掉。因此用乳泉 水泡的茶特别香,用乳泉水酿的酒特别醇。别有风味的“乳泉酒”就是用乳泉水酿造的。
   据香港《文汇报》载文报道,近年香港同胞掀起了一股喝乳泉水热。为了喝乳泉水,不 少人组织旅游团前来游览西山。
   茶香 西山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泉甘土沃,早在唐代便开始在山上种植茶树。到了 明代,西山茶已在粤、桂、湘等地享有盛誉。民国《桂平县志》记载:“西山茶,出西山棋 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低株散植,绿叶铺,根吸石髓,叶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气芬芳,炎天 暑溽,避地禅房,取乳泉水煮之,扑去俗尘三斗,杭州龙井未能逮也。”
   西山新八景:
   灵湖叠翠 进入山门径直前行,约半里,右侧有个幽丽的人工湖。这是1954年兴建的 西山水库,又称灵湖。湖上碧波荡漾,四周峰环翠绕,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为西山增添无 限风光。步过九曲桥,可到湖心岛。岛上林木荫蔽,远望如绿舟浮水。湖滨西侧有游泳池, 盛夏时节,游人或荡舟湖上,或戏水碧波,各得其乐。玩倦了,还可在湖畔“灵湖茶厅”吃 些茶点,小憩片刻。
   险峰朝阳 观音岩的右前方危崖奇突,有一方亭耸立于危崖之上,面对东方。摄影爱 好者多喜欢在此拍摄西山日出的照片,因名朝阳亭。若凭栏远眺,景象开阔壮观,似乎更胜 龙华寺。这就是西山新景中的“险峰朝阳”。
   虹桥鼎泉 由“一步登天” 往上攀登,约500米,可见八字石悬崖峭壁险路之间,一 桥飞架,状若彩虹,又叫虹桥。登临桥上。俯视山下,宛若置身云端。桥旁有涓涓细流自崖 壁间流出,汇成一眼清泉,它与乳泉其实同出一源。
   长峡会仙 在虹桥之上约100余米。峡长40米,两旁峭壁高耸,中间一条小路,仅容1 人通过。峡中习习生风,仰首只见蓝天一线,因此又叫“一线天”。民间传说,有缘份的人 往往可以在这里与神仙相会。长峡南端入口处石壁上,刻有宽能法师题写的“神仙峡”三个 大字。原来,会仙峡又叫神仙峡。
   龙亭观日 耸立于会仙峡之下的悬崖绝壁上,为两层六角亭。檐脊上饰以六龙,翘首 欲飞,气势不凡。这里是西山风景区的最高处,如鸡鸣即起,登临此间,可尽情观赏“龙亭 观日”新景:江流尽头处,先是莽莽苍苍,混沌一片,渐渐由暗转明,现出熠熠霞光;顷刻 间旭日如火,喷薄而出,冉冉上升;继而金光万道,辉映浔、黔、郁三江。大地从沉睡中苏 醒,田园阡陌、一派生机,气象万千。
   栈道悬碧 由龙亭缓步下山, 要走一段长约300余米的傍山栈道。栈道沿崖壁盘曲而 下, 用水泥铺设石级,宽约1米,旁置栏干。因地势高耸,游人走在上面,会有一种历险而 不畏其险的感觉。从栈道上眺望,三江浩荡,大地苍茫,别是一番壮观景象。
   松海听涛 走完栈道,越过密密丛林,可到“听松轩”。这里松林如海,山风吹拂, 发出阵阵涛声,象平地扬沙,象幽谷夜雨,象大海怒潮,象深山虎啸……前人有诗为这一情 景写照: “翛然一榻卧山高,梦熟旋闻众虎嗥,起视千林摇曳动,大风吹激怒于潮。”
   濂溪飞瀑 由听松轩向北沿石级而下约五六十米,便到濂溪,旧名鲶鱼溪。因北宋理 学家周敦颐(号濂溪)曾来桂平讲学,常游西山。后人遂以他的别号命名此溪。濂溪长年流水 淙淙,溪水依山势下跌,若逢雨后山泉陡长,银流飞泻,远望如白练高挂,又似绿海腾烟。
   二、白石山
   白石山在县城东南35公里,麻垌圩西北8公里处。海拔650米,道书称“白石洞天”,在 全国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二十一。宋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明崇 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写了《白石山游记》。山之东为独秀峰,孤峰插天, 西为莲花蕊,又称鹅头峰,奇怪险阻,是白石山的主峰,山麓有寿圣寺,炼丹灶,不远处还 有飞鼠岩,都是吸引游人的奇特景观。
   面壁僧 游人登山, 将到山麓,可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石,高约2丈,状如人立,面 朝石壁,头戴“僧帽”,身披“袈裟”,旧县志称之为“面壁僧”。
   寿圣寺 在白石山麓,旧名三宝殿,又称寿圣院,俗称大寺,宋嘉祐三年(1058年)动 工兴建,历10年而成。明正德年间扩建,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重修。寺门匾额 “寿圣寺”三字为熙宁元年(1068年) 宋神宗赵顼敕赐。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7 米, 宽6米,上刻“仙官”二字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像,系明万历年间所建。寺的前座是三宝 殿,后座高阁巍峨,左右为客厅、僧舍。寺之右侧有会真观。桂平解放后,该寺屋宇大半改 为校舍,归白石小学使用。
   “白石洞天”摩崖石刻 寿圣寺后面峭壁千仞,上刻“白石洞天”四字,字体甚大, 每字约1平方丈, 为明代末年本县举人杨大节所书。传说他为了写好这几个大字,付出了长 达10年的艰辛劳动。事后,他特地写了一首《纪兴诗》:“乘兴摩崖十八年,漫将名姓立崖 前,山灵自有生花笔,倩我狂书塞洞天”。细看“白石洞天”四字,运笔遒劲,确有“狂书” 之味。
   漱玉泉 寿圣寺后峭壁下有圆珠池, 又称漱玉泉。这是一眼方圆约2米的山泉,传说 过去每到晨昏寺僧敲响钟鼓之时,泉水便会象滚水似的涌起。清同治《浔州府志》也有这样 的记载,但据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此说纯属牵强附会。明崇祯十年(1637年)七月 廿三日,徐霞客专程到白石山考察,他在游记中谈到了这件事:“峭壁下有圆珠池,水自半 崖滴下者,下甃圆潭承之,无他异也。……按志:山北有漱玉泉,而《西事珥》与《百粤风 土记》俱谓其泉闻钟鼓则沸溢而起,止则寂然,诧以为异。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 之候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寂沸也。及抵白石,先询之三清观,再征之白石寺并漱玉 之名,不知何指,而闻钟泉沸之说,山僧茫然。洵皆好事之言也。”经过后人长期观察,证 实徐霞客的记述是科学的、准确的。而泉水清澈见底,四时不涸,且甘甜可口,游人至此, 口干舌燥,饮之不啻琼浆玉液。
   炼丹灶 出寿圣寺往右行约1里,有个宽约100余平方米的岩洞,叫三清岩。岩洞之前 有庙宇,内供道教尊奉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等三位神仙,因称三 清观。 洞厅一侧有洞穴,宽约1平方米,据说此洞与北流县勾漏洞天相通,东晋有名的道家 葛洪常由此洞来往两地炼丹。至今,洞穴旁尚有炼丹灶遗迹及葛洪塑像。
   环山古城堡 在白石山麓,可见一道土夯的城墙环绕半山,每隔一二百米有城门与外 面相通。这道环山古城墙建于清咸丰年间,即太平天国中期。那时,由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 李文茂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沿西江而上,攻占浔州府城,定为秀京,建立了大成国。在此期 间,浔州府、桂平县的地方官员只好跑到白石山,依山凭险,筑起城墙,维持其反动统治。 从此,这道蜿蜒曲折、有若玉带的“小长城”,便成了白石山的奇景之一。
   苍玉峡 又名青玉峡,俗称洞门巷,是攀登白石、进入洞天的必经之路。峡的两旁峭 壁千仞, 悬崖峭壁之间,一条宽仅2米、高约三四百米的石巷穿崖而上,中有石阶,游人攀 登在险陡的石阶上,仰望天空,只剩下一道弯弯的蓝线,故又称“一线天”。
   云梯 在苍玉峡之上,酷似高悬云端的一把梯子,因名云梯,又叫“三十六阶”,隐 寓“脚踏云梯上青天”之意。梯凡136阶,系在一块长形巨崖上开凿而成的石磴,宽约1米, 陡而险,足有70度以上的坡度,游人攀登其上,一种如李白诗中所说的“山从人面起,云傍 马头生”的感觉油然而兴,胆小者往往望而却步。
   会仙观 由云梯再上数百米,有个大岩洞,洞厅内有“神仙脚印”,“白石洞天”指 的就是这个地方。明代在此建造了接连5间庙宇,叫会仙观。内供神像数十尊,均精雕细刻, 栩栩如生,其中一个脸颊精瘦,双目炯炯有神,双肋肋骨历历可数,人称“瘦仙”。可惜经 过“文革”动乱,所有神像已荡然无存。会仙观外有会仙亭,相传有缘份的人,可以在这里 与神仙相会。
   飞鼠岩 白石山以西数里有飞鼠岩。一座石山,两块如山大石互相撑持,构成“八” 字形的洞口,这就是飞鼠岩。岩的四周丘陵起伏,利于飞鼠栖息活动,岩内洞厅高50余米, 宽30余米,深20多米,栖息飞鼠数以十万计,每到傍晚时分,飞鼠成群结队由洞中飞出觅食, 黑压压的一大片,在空中形成一朵乌云,发出类似海涛一样的巨大响声,景象异常壮观。
   三、罗丛岩
   罗丛岩座落在莲花山脉前沿零星分布的岩溶残丘地带, 东南距郁江河畔的白沙圩约8公 里, 距县城35公里,属思建村范围。在方圆五六公里的平原上,平地崛起石山9座,当中一 座高70米, 长约350米,宽80米,座北朝南,状若覆舟,被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 南福地”和桂平八景之一的“罗丛岩月”,指的就是这座石山。
   罗丛岩内有古人类洞穴遗址,1980年,自治区和县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岩洞内发现了 大量夹砂陶片、磨光有肩石斧、螺狮胶结层、兽骨、野猪牙齿等遗物,说明在距今约六七千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曾在这里生活栖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龙岩附近的一个小岩洞里, 至今还保留着相当明显的文化层,文物考古人员在这里采集到的石器、陶片、螺狮壳等遗物, 现存县博物馆。
   罗丛岩成为风景名胜,始于宋代皇祐年间(1049年至1054年)。那时,程颐、程颢自洛阳 至龚州(今平南县)省父,随同他们的老师周敦颐一道“遍游浔郡诸名胜”,曾经在这里筑室 为居,读书讲学。后人在他们的旧居遗址建周程三夫子祠,今祠已不在,但用大块石灰石垒 砌的墙基犹存。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专程前来游览考察罗丛岩,并在他的《粤西 游记》中有所记述。
   罗丛岩山体内溶洞遍布,岩道通透,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分布其间。较著名的有风岩、黑 岩、月岩、水岩。
   风岩 又称正岩。岩洞入口石壁上刻“天南福地”几个大字,过去道家有神仙居住的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罗丛岩便是七十二福地之一。进入洞门,便觉飒飒凉风 迎面而来,风洞之名因此而得。洞厅宽10米,深40米,可同时容纳二三百人憩息。洞厅内原 有大佛像和十八罗汉,今已不存。岩洞尽头处有一圆形小洞口通出洞外,光线从外面射入, 有如一轮明月正照游人,“罗丛岩月”一景由此而来。
   黑岩 由风岩尽头处右拐,便到黑岩。游览黑岩游人须事先准备火把或手电筒照明。 岩道迂回曲折,起落跌宕,无数的钟乳石分列两旁,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形成仙人床、寿 佛椅、和尚念经、石狮、石虎等奇异景观。岩洞尽头处有个圆形洞厅,栖息着无数蝙蝠,游 人进入,蝙蝠受惊拍翅乱飞,发出一种有如险滩急流的响声,异常壮观。
   月岩 又称水月岩,在风岩之西。岩洞若雄狮张口,外高里低,呈倾斜状,岩洞入口上 方和两侧青藤缠绕,攀崖附壁,下面是一泓清泉,水清见底,鱼游水中,历历可数。岩洞宽 约1亩许, 但是据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力士能在洞口外把石块扔到岩壁里边。岩洞上 方刻有《仙乐歌》,仰头可见。相传古时候,每当月白风清之夜,便可听见丝竹鼓乐之声从 岩洞内传出,这是仙人们在奏乐。岩洞出口处有周程三夫子祠遗址。
   四、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大平山位于县境西北部大藤峡腹地,距县城约35公里。这里山体陡峻,沟壑纵横,雨量 充沛,有节理发达而奇特的地理结构,壮丽多姿的山水风光,芬芳醉人的奇花异草,罕见的 热带林木和珍禽异兽,是桂东南较为完整的热带、亚热带自然季雨林区。有“小西双版纳” 之称。1983年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划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大平山地形复杂、构造奇特,沟谷多呈“V”字形,有的呈“U”字形,成90度角的悬崖 峭壁随处可见,从沟底抬头仰望,往往只见蓝天一线。由盘迭而上的岩石形成的一座座山蜂, 有如其大无比的千层糕。由峰顶俯瞰山下,只见丛林莽莽,在茫茫云海中时隐时现,变幻无 穷。由于林木葱郁,水源丰富,大平山瀑布特多,小平山天桥瀑布飞流直下,一泻百余米, 响声如雷,水花飞溅数十米以外,景象尤为壮观。
   五、紫荆山
   紫荆山属大瑶山余脉,在县境北端,东连平南县鹏化山区,西北与武宣、象州、金秀等 县相邻。 幅员辽阔,面积27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重叠,林海茫茫,大坪、田心、花蕾三水 由北而南,至旧三江圩汇合,再经风门坳破峡而出,奔向金田平原。
   紫荆山区山雄水奇,洪水顶海拔1313米。由于“山高皇帝远”,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曾 “据为窟宅”(旧县志)。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于金田村,紫荆山又成为这场农民起义的摇篮。 至今,两次农民起义的遗迹随处可见。紫荆山内,壮、汉、瑶三个民族毗邻而居,壮村瑶寨, 风光独特。
   紫荆山位于数县交界处,清代中叶以后,一度为浔州、柳州、梧州三府的陆路交通孔道。 旧《武宣县志》在一幅地图中,将武宣县东乡通往紫荆山区的一条羊肠小道一一东乡界,标 明为“通衢大道”。解放后,研究经济史的学者络绎而来,沿着这条“通衢大道”,去寻找 广西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的脉络。
   这样的“通衢大道”,还有从紫荆山区北面经洪水界至象州县境一条。据史料记载以及 紫荆山区老人世代相传,清道光末年(19世纪40年代末)以后,大批“过山客”沿着这条崎岖 小路,经过紫荆山区往南再经金田平原,将各种山货、土特产挑运到浔江边上的大湟江口, 经水路运梧州、广州;往西、北翻越东乡界和洪水界,将大批经由大湟江口运来的当时所谓 “洋货”,如“东盐”、“洋纱”、“火油”等,挑运到武宣、象州,然后远销柳州、贵州。 这些络绎于途的“过山客”,少者每天数十人,多时每天可达二三百人。
   洪水界下的界脚、深水和东乡界下的花蕾等村,是“过山客”必经之路。当年,村民开 设不少路店,专供来往客商食宿。至今,当地老人还可给来访客人指点,那里就是当年开设 路店的地方,历历如数家珍。
   紫荆山区曾经孕育了大藤峡瑶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冯云山曾在这里秘密进 行反清活动数年,留下了许多吸引中外游人的史迹。
   炭窑、蓝缸 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天灾频仍,许多无田地的农民被迫进入紫荆山区, 以烧炭、种蓝(蓝:蓝靛,一种植物染料)为生。不少烧炭工人加入拜上帝会,后来成为太平 军中的骨干。至今,紫荆山中还可以找到当年留下数以百计的旧炭窑。那时种蓝的人很多, 紫荆山中到处有“蓝冲”(整条山冲村民均种蓝),如今,在紫荆山口风门坳下乌龟岭脚,还 保留着用三合土做成的,沤制蓝靛用的三只大蓝缸。蓝缸呈圆形。直径1.5米,深1.2米,每 只可盛蓝靛百担左右。
   大冲曾家书房 在今紫荆圩西4公里蒙冲村内。 1846年冯云山由古林社进入紫荆山, 在大冲曾家书房任塾师。他白天教书授徒,夜里便穿村过寨,发动贫苦农民参加拜上帝会。 杨秀清、肖朝贵首先接受他的反清革命思想,成为拜上帝会骨干。1847年洪秀全来到紫荆山 后,与冯云山同住大冲书房,书房背后有“田头伯公”(社公),洪秀全发现后,连夜把田头 伯公挖起丢去。翌日村民发现,又把田头伯公竖起。夜里,洪秀全再把它除去。这样接连几 次,拜田头伯公的人就逐渐少了。1848年冬,冯云山在书房门口张贴对联:“暂借荆山栖彩 凤,聊将紫水活蛟龙”,由于这副对联,后来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营盘 1974年,自治区和本县文博工作人员联合进行调查,发现在紫荆山三江村附近 有22座营盘,都是当年太平军构筑使用留下来的。营盘规模大小不一,其构造与金田村营盘 大同小异。现紫荆乡粮所背后有一座规模较大的营盘,是明代侯大狗领导的大藤峡瑶民起义 军构筑,后来太平军加以修缮使用。
   茶地太平军总部遗址 现金田水库边茶地村, 当年村中有赵家大屋,1851年7月太平 军由象州回师紫荆、金田,曾在此设立总都,洪秀全驻跸于此。
   双鬈山 在紫荆山区以西与武宣县交界处,海拔1016米,双髻山下为“通衢大道”东 乡界。 1851年7月,太平军由象州回师紫荆、金田时,以茶地村为大营,以双髻山为屏障, 派重兵驻守,清军屡攻不下,死伤惨重。后清军乘大雾绕道猪仔峡来攻,双髻山失守,紫荆 山无险可守,洪秀全乃下令全军撤至金田。
   紫荆山内,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壮村瑶寨,风光奇异,瑶寨风情尤为独特,近 年前来观光游览的人渐多。

古遗址、古建筑


   一、古遗址
   上塔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在寻旺乡东塔村上塔村边浔江南岸台地上,东北约一百 米处为东塔。西北临浔江,附近为冲积平原。1983年,自治区、县考古工作者在此调查发现 大量石片、 石器和夹砂陶片,文化层厚度在60一70厘米之间,分布范围长约300米,宽约40 米, 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打击石片、砍砸器、石刮、石凿、石斧、砺石、绳 纹夹沙陶片等共251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前) ,这里是原始氏族公社的一 个较大的村落,也是迄今为止在广西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大塘城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寻旺圩边大塘城屯西北浔江河岸台地上。遗址范围长约 300米, 宽约5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并收集了 大批石器(砍砸器、石斧、石[石奔]等)、陶片(夹沙红陶,纹饰为绳纹和蓝纹)。为广西境 内发现的面积最大、文化层保存较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人类生活遗址。
   牛骨坑贝丘遗址、罗丛岩洞穴遗址 牛骨坑贝丘遗址位于大湾圩东北角,郁江岸边台 地,1981年发现,收集遗物主要有石斧、石凿、砺石、夹砂绳纹陶片、野牛牙齿、鳖甲以及 一些动物骨骼等。罗丛岩洞穴遗址在白沙圩边著名风景名胜罗丛岩内,先后在风岩、水岩、 牛尾岩等三处洞穴收集大量的螺狮壳、蚌壳,还有磨光肩石斧、夹砂绳纹陶片、鹿牙以及一 些动物的骨骼等,此外还有炭屑。
   上述新石器时代遗址、贝丘遗址和洞穴遗址的发现,不仅说明桂平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还有可能说明,如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珠江流域也是形成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古窑址 县内古窑址主要分布在县城西郊,和蒙圩、社步、罗秀等处。县城西郊由浔 州高中至官桥坑边方圆2平方公里范围内, 有一古窑群。相传过去有99座窑,惜历代屡遭破 坏,已大部被毁。乳泉酒厂和狮子社两窑已于70年代发掘清理,现仅剩桂山村、白兰路口、 瓦窑屯等三处窑包保存完好。从解放后发掘的两座窑中收集到的陶瓷器皿全为影青釉,外壁 不到底,圈足及其周围露胎,明显属宋代风格,烧制年代应为北宋至南宋之间。1963年2月, 自治区定古窑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圩古窑址位于顺东村窑岭屯,窑场范围约25万平方米,当地流传“十个窑门都向东, 九个有银一个空”的说法,估计当时窑场不止10座。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窑室已大半毁 塌湮埋,从现存的遗迹看,均为斜坡式龙窑,窑的四周地面散布大量闸钵、陶瓷器碎片等, 收集的陶瓷器有:四系五瓣形腹罐、双耳罐、小口圆肩长腹小坛、喇叭形口板耳带流壶、花 盆盅等,施釉均为青黄釉,属青釉系统。从器物的形制和施釉分析,窑场烧造的年限,约始 于南宋,终于明代。
   社步古窑址分布在社步乡宁江、清石两村之间的土岭上,多为宋窑。在宁江村禾塘岭出 土一种陶罐口沿残片,外施酱釉,釉层薄而不匀,与六朝的釉色极为相仿,造型为敞口、翻 唇、短颈、鼓腹,器形特别丰满,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可以认为这里的陶窑烧制时代大体介 于唐宋之间。
   罗秀古窑址在罗秀乡伟杨村,东距罗秀圩约2公里,从出土陶瓷器皿可断定为宋窑。
   罗播古窑址在罗播乡旧州村南侧岭坡上,从出土器物看烧制年代在唐宋之间。
   大量古窑址的发现,说明桂平的陶瓷业兴于唐代,而盛于宋代,仅城郊、窑岭、罗秀三 处窑址, 便拥有窑场40座以上,年产陶瓷器320万件之多。产品除内销本地外,大部分经水 路运往广州远销海外。


   二、古建筑
   东塔 座落于浔江南岸,距县城4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年前后) ,崇祯年间建 成。因在县城以东,故名东塔。塔高约50米,屹立于黔郁两江汇流处,状若文笔,直指云天, 气势宏伟,是广西境内最高的一座古塔。1981年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共9层, 为八角形砖塔,底径12米,高50米。每层均有圭角式拱门8个,其中2个是真 门, 6个是假门。登塔楼梯采穿壁式绕平台盘旋而上,直达塔的顶层。塔顶饰以铜葫芦,原 是为了“镇邪”及装饰,实际上起了避雷作用。塔外在每起级处,用青砖砌成叠结式棱角牙 纹饰,涂以朱砂,每级拱门涂银朱,雨过天青,红白鲜艳,更显“雨新不雨旧”的特点。每 层的8个檐角上原来装有铜铃,共64个个,系以小铁练,遇风则叮[口当]作响,声闻数里, 可惜今已不存。
   “东塔回澜”是桂平八景之一。正对东塔的一段浔江河面,位于扬澜滩之下,水下暗礁 遍布,黔郁两江汇合后,水流湍急,为礁石所阻,激起阵阵旋涡,在长达数里的江面上,波 澜迭起,回环激荡,变化无穷,蔚为奇观,遂被称为东塔回澜。
   唐御史李公祠 位于西山之麓。唐代末年为纪念李明远而建。民国《桂平县志》记载: 李明远于唐乾宁年间(894—897年)官至御史,后被贬至岭南道任浔州刺史,因官场失意,兼 慕西山景色清幽,遂在山上隐居不出。县志说他“守浔郡,为捍虎患,祷西山,辄灵应,虎 死庙树间,如哑虎守门然。郡人德之,且神其事,及御史羽化后,爰立李公祠。”祠的前楼 原为“藏经阁”,内藏《佛经》、《朱砂经》、《妙法莲花经》、《佛经汇编》等书多种, 还有《万有文库》等大批珍贵典籍,惜1944年日军沦境时已全部毁失。
 


   宾山寺 位于南木乡和社村,隋代大宾县治旧址。创建年代无考,清康熙、乾隆、嘉 庆年间相继修葺, 寺分三大座,共有房屋19间,建筑面积840平方米。该寺坐南向北,背靠 浔江,面对五指山,寺内现存碑刻32方,其中不少是研究明末清初当地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1982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 旧名龙华古寺,始建于唐末,清代初年改建,以后屡经修葺。抗日战争期间, 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巨赞和现任香港佛学会会长觉光,均曾驻锡于此。寺分三座,前座 原供四大金刚, 中座供文昌帝君, 后座为大雄宝殿,供佛祖释迦牟尼及十八罗汉,均毁于 “文革”动乱之中。1986年政府拨款,佛教界人士捐助,重修庙宇,重塑佛像,面貌一新。
   洗石庵 又称下寺。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康熙、乾隆年间重修,民国时期庵 舍已破败不堪, “文革”动乱中所有佛像全被捣毁,1978年政府拨给专款重修,并重塑佛 像。该庵现有女佛教徒30多人,前任住持释宽能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县佛教协会会长。

摩崖、石刻及崖壁画


   大藤峡“敕赐永通峡”摩崖 在大藤峡大藤渡江处不远悬崖绝壁上,有“敕赐永通峡” 五个大字。明成化年间,侯大狗、侯郑昂领导的大藤峡瑶族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明王 朝对瑶民作了某些让步,起义的风波暂趋平息,大藤峡水道亦因之一时畅通无阻,正德皇帝 朱厚照乃易大藤峡之名为永通峡,并命总制御史陈金刻“敕赐永通峡”五字于此。但是不久, 到嘉靖初年(1522年前后),大藤峡瑶民重举起义大旗, “永通峡”又不通了。
   大藤峡《韩雍平瑶纪功碑》 碑文刻在一块大朱砂石上,主要记述韩雍等人镇压侯大 狗起义的“赫赫战功”,是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瑶民起义的实物见证。碑石原置大藤峡北 岸,现存县博物馆。
   都合石纹 在县城以南45公里的罗播乡都合村边的深唐冲和王升冲。又称“都合文化”。 在深塘冲的是阳纹石, 共2块,一块岩平面长2.5米,中宽1.2米,上端宽65厘米,下端呈不 规则的半圆形,岩平面凸起许多不规则的石纹,分别形成笔直的、弯曲的、交叉的、圆点形 的等各种条纹。条纹高低不一,一般在1厘米左右,上半截凸纹较低,只有0.5厘米左右。线 条的长短也参差不齐,或断或续,多数几条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单字”,宽的每“字” 方圆五厘米, 小的方圆2厘米左右,岩石为沙质水成岩,与周围岩石无异,石块内夹杂大小 不一的石粒。另一块在右伯额,距第一块约15米,岩长3米多,其凸纹与第一块大体相似。
   在王升冲的为阴纹岩, 位于猫儿岭东侧,距都合村约4公里。岩呈长方形立体,左下部 深埋于土岭斜坡,右下部靠近冲沟,远看象是一块竖起的大石碑,呈现石纹的一面高5.1米, 底宽2.2米,在10平方米左右的岩面上,满布密密麻麻的凹石纹,长短宽狭、平直曲折不一, 形成共约110多米较大而深的条纹,或几条彼此相连,或单独一条,凹纹一般深为7~18厘米, 宽8厘米, 长约20厘米,最短的15厘米,岩为砂质岩,有凹纹的一面夹杂大小不同的卵石和 松散的砂砾,有的地方似乎仍在不断剥落。
   对于都合石纹,区内外考古界人士持三种不同看法:认为出于人工雕刻;认为自然形成 的可能性较大;认为既有自然形成的因素,又有人工的雕刻。目前,对于都合石纹的研究尚 在继续进行中。
   “碧云天”摩崖 刻于西山碧云石径旁悬崖上,“碧云石径”因此得名。“碧云天” 三字每字大约1.5平方米,行书,书法甚佳,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湖北景山人李少莲题 书。
   “畅岩”石刻 刻于西山李公祠侧畔一块巨石上,原文作“畅嵒”,隶书。宋太平兴 国年间(976—978年)周敦颐由龚州来浔游览西山时,仿龚州畅岩之名题书。
   “揽胜”石刻 原龙华寺住持,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巨赞1982年题书,后刻在大 理石上,悬之于龙华寺侧乳泉前石门门额,行书。
   “别有天地” 摩崖 楷书,每字大约1.5平方米,刻于西山中山飞阁下绝壁上,落款 为“五岳归客”题,寓意颇深。作者郭风岗。
   松竹梅兰石刻画 松、竹、梅、兰石刻画各一方,刻在长方形的石灰石上,原竖于西 山观音阁门口侧旁。“文革”后收藏于洗石庵内。画、刻工以及落款的书法、金石,均有较 高的艺术造诣。作者云卿。
   “白石洞天”摩崖 见第二节白石山。

史方志

广西柳江文物古迹 广西宾阳文物古迹 广西融水文物古迹 广西灌阳文物胜迹 广西上林文物胜迹 广西荔浦文物胜迹 广西邕宁县文物胜迹 广西平乐名胜古迹 广西钦州文物胜迹 北海海城区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免费游:告诉你怎么找到历史名关古严关

黄头侧颈龟一年长多少厘米

2020年比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