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
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来分,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等等。
乌龙茶(青茶)的初制加工工艺:茶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造型)——毛茶。
武夷岩大红袍即乌龙茶起源之说,我在中国乌龙茶之源起:建溪官茶天下绝,独领风骚数百年这篇文章做过详细赘述,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
武夷岩茶大红袍申请“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后,颁布执行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GB18745-2002)。
按国标规定,武夷岩茶大红袍产品分为五个品种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和奇种。
其中大红袍是从名丛中单列出来的名丛(是名丛之首和公认的武夷茶王),其余的名丛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等有几百、上千种,统归名丛系列。
近几年武夷山还引进了外地的乌龙茶优良品种,有少量栽培、生产和上市销售,如黄旦、奇兰、黄奇、黄观音,金观音等,我在史上最全最清晰的武夷岩茶品种录,代号105、204、305是什么也有详细的赘述。
武夷岩茶大红袍——属性
武夷岩茶大红袍属青茶类(俗称乌龙茶类)、半发酵茶类。
品质特征: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
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乌龙茶的始祖,发源于明末清初,在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品种前提下用一种特殊工艺形成的茶类。鲜叶要求新梢生长均臻完熟,俗称开面采,杀青经过酶性氧化杀青后以经非酶性氧化,而形成半发酵的茶类。
优质武夷岩茶大红袍着重“岩韵”亦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通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而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
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一样,以其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茶青在武夷岩茶特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品种不同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但香气要求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
岩茶大红袍的特征分析
岩茶大红袍的共性特点:水的厚薄、香气的耐储性、耐焙性等主要取决于茶园的山场、其次为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
岩茶大红袍的个性特征分析
“岩韵”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包含了绿茶和红茶的各个工序,是工序最多、工艺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也是唯一被评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茶叶加工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基本制作工艺为:采摘 →萎凋→摊晾→摇青←→发酵(做青)→ 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拣→分筛→复拣→ 风选 →初焙→匀堆 →复焙 →精茶→包装或入库。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特点(区别与其他茶类之处):
何谓“手工茶”,何谓“空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