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薇
天珠的收藏,一直伴随着各种传说与神话。仅关于天珠的来历,坊间流传说法就有16种之多。但在画家、天珠鉴赏家陈士奎先生看来,天珠收藏应回归理性与常识,不应人为增加过多玄幻色彩。
“天珠分为自然形成与人工制作两种,最早的天珠为天然而成,珠子身上有不规则的眼状图案,但是数目很少。”陈士奎说。在古人看来,天然天珠是日月精华所致,因此成为人们眼中吉祥的象征,此后更是与信仰相连,从而具备了佛教法器的意义。
天然天珠数量的稀少,让人类开始思考这一“天降之物”的制造工艺。人工制成的天珠最早出现于西亚的阿富汗、伊朗一带,人们在红色半透明的玉髓或玛瑙之上,加工出白色的图案,珠子有大有小,图案不尽相同。这种美感与神秘意义并存的工艺品传到藏地后,西藏人民又在其基础上加工演化,最终成了如今为人们所熟悉的藏地天珠。而这种工艺天珠,又有新老之分。
西亚天珠
“一般认为,老天珠是指‘至纯天珠’,” 陈士奎介绍说,这种天珠主要为唐代及之前所制,材质优良,工艺考究,历时悠久。其加工工序主要有两道,首先,选取质地优良的玛瑙进行白化处理,此后,在白化的天珠上,用藏药、草料等多种天然成分进行镶饰、染化,从而产生黑白相间的纹路。
在陈士奎眼中,这一过程既神圣又神奇。由于天珠被赋予了宗教意义,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一般伴有僧侣诵经,令其更富神秘色彩;在另一层面,坚硬的玛瑙质地,居然可以被染料“吃”进多达数毫米之深,由外向内浸润出一层均匀的黑色,这一变化历程可谓神奇。
老料天珠
曾有研究者指出,此种天珠制造工艺,自唐代以降便已失传。陈士奎对此并不认同。多年前,他曾结识一位祖上制作天珠的西藏友人,这位藏族朋友告诉陈士奎,小时候,祖父曾经教过孩子们如何以古法制作天珠,家中至今保留着手工钻孔所使用的工具。只是当时天珠价格不高,制作工艺尤其是钻孔工艺又尤为复杂,因此到了父亲一代,就没有再传承下去了。
因此陈士奎认为,制造天珠的古法,并不存在“失传”一说,“藏传佛教没有失传,藏民的信仰没有失传,制造天珠的工艺自然也就不会失传。”但值得关注的是,从唐之后直至清代,关于天珠的史料记载的确出现了缺失,“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对此予以关注,将这一段重要的历史补充、完善起来。”陈士奎说。
清朝时,市面上出现了玛瑙与玉髓的替代品,即玻璃制作的天珠;及至晚清民国,合成的老料天珠又开始流传于世。但无论是玻璃天珠或是老料天珠,都已不再属于“至纯天珠”。
玻璃天珠
近代“新天珠”的制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初多为台湾人对西藏及西亚一带天珠的仿制。此后,天珠在市场上逐渐得到认可,并因其特有的神秘色彩而高价频出。“其实,过去藏人所用的天珠,并不在市场中交易买卖,”陈士奎说,“匠人制成的天珠大多被送往寺庙,很可能是由僧侣赠送给虔诚的信徒。”
天珠屡屡创下拍卖高价,也引得许多制作者与收藏者步入认知上的误区。一种是一味做旧。年头较长的玛瑙会自然风化,呈现出马蹄形纹路,有些制造者或商家在对玛瑙进行染色时,过度腐蚀以求达到老化效果,结果适得其反。“这样的操作下,天珠上只有黑色部分出现马蹄纹,很明显就是做旧的,因为真正风化造成的纹路应该是遍布珠体的。”陈士奎这样解释。
玛瑙天珠上风化形成的马蹄纹
另一种误区,来自对“眼”数目的盲目追求。天珠上的眼型图案,因数目不同而各有讲究,一般来说,九眼为最高级。“现代人误认为数目越多越好,有的做了巨大的天珠,上面许多眼;还有的追求6眼、8眼,寓意顺利、发财,这都是对天珠图案的误读,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陈士奎说。
在他看来,工艺天珠的优劣,还是应依据材质及工艺进行划分。上品的天珠,材质应为质地纯净、半透明或微透明的玛瑙,其中又以带有细微朱砂点者为最优;同时,工艺天珠中的精品,应以至纯天珠为标杆,形制规矩、比例得当、线条流畅,黑白图案之间过渡自然,孔道的大小和打磨的工艺也要特别讲究。
“天珠身上蕴含了神性,也富于宗教意义,但工艺天珠归根结底还是工艺品的一种,”陈士奎说,“我们珍视天珠的神圣性,但不应过度解读,而是要以常识和理性进行判断和考量。”
马益群
资深收藏版编辑,中国副刊品藏栏目主持人。亲历了中国收藏界和艺术品市场兴起发展的整个过程。雅好收藏,偏喜奇石、紫砂壶。出版专著《大漠奇石》。现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编:丛子钰 |编辑:袁浩
END
▼ 热门阅读文章 ▼
敬
请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