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猴魁其实放眼整个黄山区,现在的产量是年年攀升的,2018年太平猴魁产量800多吨,2021年产量有一千多吨,从数据上看,并不算大,但其实相对于小众的市场,一样有部分是卖不完的。这一点不用怀疑,现在2022年茶季马上就要到了,但是2021年很多茶商手上还有库存卖不完。
2,而核心区的太平猴魁其实也就几万斤,优质的猴魁在茶农手上批发一般也要数千元,从这点看,核心产区的源头价格就不低,到终端消费市场价格更高了,
3,猴魁生产费时费力,简单来说在猴坑里面大户一般一年工人也要请个四五十号人,但是产量也就四五百斤,而猴坑村民组一共也就二十几户,而早期头采的产量也就20%左右,你算算产量就是知道了。所以市场真正好的猴魁,还是比较稀缺的。
4,采摘时间短,猴魁一般的采摘生产时间不超过20天,而精品也就在头一周。
5,猴魁的贵主要还是工艺上无法完全脱离人工,工艺的限制造成了效率低下,但是也形成了正宗猴魁的可以作为单一品种生产,净度高,这一点其实比一般绿茶有优势。
工艺限制上主要有以下几点(以纯手工举例)
小锅杀青,一次杀青投茶量也就半斤左右,一次全程要几分钟。
手工理条,每一根都要手工重新整理定型,顺带适度的捏紧(俗称捏尖工艺)
手工滚压,猴魁定性好平铺到一块边长大概1m左右的铁网上,进行滚压,
手工烘干,同样大小的铁网,在方形的烘笼上烘干,讲究的一般至少烘2遍。
就这个流程下来,可以看得出来,猴魁的加工效率是非常低价的,这也是一个大户一年就几百斤的原因。当然现在纯手工操作的已经很少的,但是这些步骤虽然都有机器介入,但是整体还是非常蛮的,机器只是让人没有那么劳累,但是机器替代的一样要人手工参与,特别是理条,依旧需要一根根的整理。
6,我一直都说,工艺都有两面性。
越保守传统,文化价值越高,但效率越低,但是在设备没有达到手工的情况下,品质也可能越高。而市场终端售价可能就越高,精品的概率就相对高。
越先进,产量越大,文化性就越低,有可能设备是可以完全替代并且完全超越手工的(至少是部分工艺环节),而市场终端售价就越可能便宜,而精品的概率就越低。
目前,猴魁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