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老皮说紫砂壶正不正宗就看泥料,是本山料的,也别管是手工还是半手工,那就是一把值得入手的紫砂壶。
但看评论区,有很多壶友对这一块还是一知半解,怎么看泥料都不太清楚。
怎么区分泥料,是看壶面的局部图,烧制过后的颗粒感符不符合该泥料的特性,下面两种就是错误的示范。
那针对这种情况,老皮就做一起关于泥料的问题,这篇推文的风格就是字少、图多、少点硬科普,直接抛答案。
看下图,记住这些大类就行了,细致的划分还有,但作为初学者,不需要挖得太深。
紫泥,开发利用最早、最普遍、最安全、最值得我们入手的泥料
紫泥的矿藏量最大,紫泥的稳定性高、成品率高,紫泥的适茶性很广。
需要注意的是黄龙山已经封矿了,但不用担心泥料危机,本山料的存矿量还是可观的,像常见的朱泥、紫泥、红泥这种不用担心。
如果卖的是底槽清、天清泥、大红袍这种泥料,没封矿前就很少了,现在直播间六七百价格卖你的都是化工壶,这种稀少泥料做的壶,一般是大师手工制,价格起码要上千。
根据泥料(矿料)烧制后的特性来区分。
上面也说过了,矿料是一层一层的,不是整个矿区都是这一个料子,而且矿石做为地下产物,会含有铁粉、云母等杂质,经过烧制后,就会在壶面上形成颗粒感。
这属于是紫砂矿料独有的特质,外山料没有。
朱泥收缩率高,烧制后会有一层褶皱感。
如果是假朱泥,那人工调配,表面褶皱很小乃至没有玻璃质感很强。
紫泥烧制后,隐约能感觉到泥料细部的皱感和略微杂乱但又很丰富的颗粒,肌底略微发黄、发红的本山绿泥颗粒,星星点点的白色云母片,略微可见的黑色铁质熔块。
一般在紫砂上动的手脚比较少。
本山绿泥的成色不是单一的黄色,肌底呈淡淡的青色或淡绿色,会有杂点暗藏其中。
比如下图:1是调配的绿泥,2是本山绿泥,3是比较好的本山绿泥。
如果一款本山绿泥的壶表面颜色很单一,黑色杂点大小相似,排布均匀有规律(如1所示),那这泥料绝对是瞎调配的,或者底子就是假的本山绿。
当然,关于泥料,就凭这三两句话讲不完,但根据上面的答案心里多少也有点底子了,说句很虚的话,看壶看多了,也就了解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种不自然、不协调的感觉。
只能靠平时多观察,积累经验,寻找其中的隐性规律。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转发!
应壶友要求 建了一个紫砂交流圈
想入圈交流可发私信【99】并免费给你一本紫砂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