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平阳县城南门街91号,就是通福门脚下的百年老店——“回生堂”隔壁。在那儿,我度过了整整十一个春秋。可以说,我那段美好的童年与少年时光,都与南门街、回生堂丝丝相连。直到如今,南门街那古老、悠长的石板路,回生堂的药材香韵,还有天真、快乐的童趣,常在不经意间回想、回味……
▲通福门现状
古城墙下有人家
壹
昔日的平阳县城,设东南西北四门。东为挹仙门,通仙坛寺、柏垟、宋埠,达仙口;南为通济门,通城南、坡南,连浙闽;西为登瀛门,通沙岗、水亭,至平阳坑、马屿;北为迎恩门,通鸣山、宋桥,往瑞安、温州。县政府往南60余米处是通济门,通济门往南约400米处是通福门。通福门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平阳县现存的唯一古城楼式建筑物,也是平阳古城的象征。古人从温州、瑞安南下福建,都得经过这个隘口,故得名“通福门”。民国后期曾改为“识字门”,因为那时老百姓普遍识字少,县长下令,凡经此门,都要背诵《国民公约》或认读“注音字母”后,方可放行。解放初期改称解放门,如今改回原名。县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和城墙,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机轰炸,一是怕城墙目标过大,二是影响城内民众疏散,危及生命安全,1942年2月,民国县政府下令拆除城墙和城门。如今,只有通福门巍然屹立。
清邑人张南英编纂的清乾隆《平阳县志·舆地》记载:岭门山,在县治前,两山翼然,中阙为门状,如斗牛,两旁有溪……其门通福。民国《平阳县志·舆地》所载:有道通岭门,曰铁岭一名平阳岭,岭脊有通福门。从中可知,那时,平阳岭门只有一条坡南连接南门街的古道,东门山(古时称东山)、九凰山(古时称昆山)两山脚相夹着这古道,这条古道称铁岭。至于西马路与昆鳌路则是后话了,是分别于1962年与1938年,对东门山、九凰山挖山开道,从岭门两旁分出的岐道,西马路作为战备公路,昆鳌路作为104国道。铁岭南临坡南街,北接大街角,东邻东门山,西靠九凰山,铁岭上的通济门至通福门那条400余米长的街道,就是南门街。老百姓习惯将南门街分为岭门上、南门和谯楼殿三段,岭门上指通福门至原环保分局(解放街27号)的路段,原春元药店(解放街109号)至谯楼殿(解放街127号)称谯楼殿,中间的路段就是南门了。短短的南门街两侧街坊房屋各等分成九段,由九条巷弄间隔,两则巷弄两两相对,这些狭狭的、长长的巷弄蜿蜒着与东门山、九凰山相通,既方便人们上山种植、开垦,又起到防火隔离、人员疏散的作用,也符合古人讲究房屋通风、采光的作风,浓缩着古人建筑的智慧。
宋元时期,平阳县城有谶语云:“离山脚断,青紫两岸”,前代县志解释:岭门山中断为路,岭门两岸有溪,南通坡南,北通城南,山下两岸孔氏世族多仕宦(见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由此可见,岭门南北两坡街道先前所住的多为官吏、士绅、商贾等大户人家。如宋代的黄汉章、蔡元龟;元代的宋士荣、林元彬、谢泰来、宋允恒;明代的鲍辉、汤宗、吴致文、陈奎、陈玑、吴宝秀、蔡立身、叶衡;清人郑思恭等人。因为名人群居的效应,从外地迁居的有宋朝的蔡元康、明朝的陈宣、苏伯衡等等,还有孔子世家平阳派孔桧的长支、二支后裔,如孔泺、孔源、孔实、孔伯奋、孔贵明……
居住在通福门这一带的老百姓口口相传着“水漫铁岭,火烧屋顶”谚语。一下雨,溪水在南门街两旁溪渠流淌,经谯楼殿时分别注入护城河,左侧入龙河,右侧入靛青行河,再沿着县城城墙外河道,最后汇合流入北门平瑞塘河。南门街两旁的溪渠,是谯楼殿处宽深、岭门上处窄小的布局,谯楼殿那端宽、高约有2米,而至岭门上那端宽、高只有0.5米了。溪渠原先是露天的,后来用石板覆盖了,以前常常有鸭子从靛青行河溜进溪渠生蛋,引来我们小孩子们经常猫着腰,借着石板缝的采光,进入南门街溪渠与靛青行河的接合处捡鸭蛋。每逢大暴雨山洪暴发,溪渠的排水功能就不堪“胜任”了,故有“水漫铁岭”之说法。因为整条街呈坡道,街两侧民房随坡而建,那时房屋都为木结构,如遇火烛,岭门属风口,难以扑灭火焰,上段着火,从下段远远望去,就有“火烧屋顶”感觉。每当大暴雨冲刷之后,在南门街的巷弄小阴沟或是在街面的淤泥沙石中,时不时的会发现铜板、铜钿之物,故此,我们居住在街上的小孩总是期盼老天爷多赐大雨,好让我们发上一笔“横财”。这些铜板、铜钿从何而来呢?大概是街上各店铺遗落在角落或地板下的铜板、铜钿,逢大水冲流出来的。
通福门因为处于两山麓隘口,风大,那时亦称其为“通风门”。夏天,一到晚间,这一带临街的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口纳凉,我们兄弟姐妹就坐在家门口打锡巷弄的石板櫈上,享受着从通风门送来的习习凉风。而这时,父母亲经常弄些“鲜潮”给我们兄弟姐妹“开开小灶”。 挑“鲜潮”,就是商贩从渔民船上购来生猛海鲜后,马上用担子挑着往平阳一带方向兜卖。商贩从鳌江墨城方向挑“鲜潮”过来,通福门正是必经之路,居住南门街的人们自然坐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最新鲜的海货。那时的海鲜绝对野生,什么大小黄鱼、墨鱼、水潺、带鱼、螃蟹等水产品应有尽有,一般都几分钱一斤,大黄鱼也只几角一斤,价廉物美。现在偶尔想起那滋味,觉得还有唇齿留香。
南门街上忆繁华
贰
南门街,在明、清和民国时,曾称“岭门街”和“南门直街”,现称解放街,由于位于南城门(通济门)外首,故又称城南。抗战中期前,南门街宽度仅5米左右,1944年,民国县政府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拓宽拉直自岭门上至北门河头的街道,将南门沿街两侧房屋各向后退约1.8米,同时拆除谯楼殿(原南门老人亭和人寿保险公司位置),形成了如今的南门街,因而后长前短的瓦背正梁的沿街房屋,成了南门街的又一特色。
南门街是县城至鳌江、南北两港片区乃至福建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必经之路。岭门南坡的80余米处有茶亭遗址,据记载,该茶亭始建于西晋年间,古驿道从中穿过,是供浙南闽北通衢来往的客商歇脚的民间路亭,而与岭门相邻的南坡60米处,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自南宋至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平阳驿舍——证真公馆,位于现证真寺西北方向,平阳驿舍是官方驿站,相当于县政府招待所。证真公馆占地面积286平方米,大门朝向坡南街。据考证,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平阳驿舍梅花》,是他于公元1158年(南宋绍兴28年),从明州(宁波)甬江出海到温州瓯江口上岸后,陆路沿平瑞驿道赴宁德任县主簿官职,留宿于平阳驿舍留下的诗文佳句。明朝时,平阳驿舍迁至南门街谯楼殿附近的东门山脚。
清、民国时期,县城最繁华、最热闹的街道就数白石河街、东门街、坡南街和南门街,而南门街的商业氛围、人文气息尤为浓厚,传舍、饭店、律师行、药店、医铺等,一间一间紧挨着街面:有平阳县数得着上档次的传舍,如同源、公寓、平阳第一旅舍和关西行馆;有孔梦滔、李刚、郑传烈、李培刚等挂牌开办的知名律师行;有名气响当当的回生堂、黄绍昌的春元药店、葆珍药铺;有名扬浙南闽北的李春和、吴隆盛制伞行,有蔡云庭眼医诊所、邱国英医馆;有生意兴隆、日夜经营的金家饭店;有具备上规模配套生产经营的李顺泰印刷厂和纸店;有报刊发行浙南地区鼻祖的孔昭清的孔大盛派报处和人力黄包车行;有形成品牌的葛氏同大糕饼南货店、陈鹤龄兄弟和鲍仲夫照相馆、黄来忠锡饰店和打锡一条巷,有百岁寿袍寿坊棺店,有做衣的裁缝铺;还有清末民初筑建的自立会和基督教堂,有天后宫的戏台等等。这些遗址随着南门街的拆迁,已经荡然无存。
南门街原是一条坡度状的石板路,两头平缓,中间陡峭,从北向南走势逐渐上升,至通福门为最高点,上升坡高55余米,1983年间县政府将原石板路面改为水泥路面。那时上坡不要说扛东西,就是步行也颇为吃力,又没有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携带行李的旅客,不得不请挑夫或人力板车帮助。但这也难住了拉板车的车夫,过坡道时还是要雇人帮忙。板车上坡时,帮忙者得用力按住板车的横档和后档手柄,凭借双脚板用力“咬”住地面,再身体发力向前推,才能使板车前进;下坡时,帮忙者在车后用手拖住板车后柄,双脚跟蹭着地面使劲往后拉,以减少下滑力,平稳下坡。往往有些经验不足的车夫,在车行至下坡段时,一时处置不妥,发生撞人或是冲进两旁民房,造成车毁人伤的事故,所以居住南门街陡坡的居民连夜间睡觉也是有些提心吊胆的。当时我还是稚童年龄,曾背着父母干过“帮忙推板车上下坡挣钱”之活。拉板车的车夫常会在谯楼殿或岭门上附近招呼帮手,通常是大人帮手5分钱,小孩帮手3分钱。那时1分钱就是“大钱”了,去谯楼殿拐脚婆店可买十来粒炒歪豆子了,这对住在南门街附近的孩子绝对是个“诱惑”。
回生堂里故事多
叁
文革期间,县城里的文化娱乐场所只有一家电影院和一家戏剧院。因为回生堂近在咫尺,乐趣便与之连在一起。平日里,我与邻里小孩结伴,常在回生堂闹个翻天。
回生堂是一家经营药材批发和零售的百年老店,它创办于清光绪四年(1878),是本省镇海一包姓老板经营木材发迹后,在平阳县城南门开设了这家颇具规模的药店。店里购进四川、湖南、广西等地的地道药材,经自我加工,泡制成特色的中成药,如仁丹、鹿茸、鹿鞭、鹿尾、午时茶等。回生堂后面道坦内和后山坡圈养了十多只梅花鹿等动物,作为取生鹿药材之用。为宣扬其店堂药材的正宗和知名度,将梅花鹿披红绸敲锣鸣鼓游遍四城门后,再回到回生堂门口宰鹿示众,当场取出鹿茸、鹿血、鹿鞭、鹿骨等物,这种做法虽血腥残酷,却打出了“真材实料”的牌子。民国时期,回生堂名声远扬,前来购药进货的店家,除本县以外,瑞安、文成、泰顺,邻省福建的福鼎、福安等各地大小药铺药店经销商纷至沓来。以前平阳县传统金牌字号不多,回生堂作为平阳乃至温州地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尤为珍贵,它不仅展现了自清代以来平阳传统工商业发展的状况,而且也是浙南闽北传统老字号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回生堂
回生堂坐落在南门街93号、95号、97号,它坐西朝东,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清末典型的江南合院式建筑。店舍和平屋均为两进,除左右皆有横厢外,中部有多座子屋。店舍为三间二层,硬山顶,店舍的左边二间是设切药加工的门面房,全部是临街设排窗布局,让民众一目了然药材加工全过程。整个回生堂左边、右边和后向三面砌以3米高的围墙,前门至围墙后门进深约130米,中部横向最宽处约40米。迎面正中大堂后是一个约15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中间是一座集假山、绿植合景的水池,旁边还有一口水井,供煎药、饮水之用,天井两旁摆设两株万年青。大堂处还摆设一座只有一米余高的古色古香的立式时钟,整个钟座为紫檀木,上方是椭圆状的钟表,下方木架内设有钟摆,当地老百姓称谓其为“矮人钟”。天井左边设有代客煎茶室,天井两边各有小门,设有上二楼员工宿舍的楼梯。从天井进去,又是一个10米见方的小天井,设有鱼池,鱼池后面背景是刻着整幅高山流水、松鹤图的屏风背景墙。从该处两侧小门踏上十几步台阶,就是贮药、晒药、浸药的后院。后院是铺设青砖的大道坦,道坦内设有多个水池,供浸泡甲鱼壳等药材,四周为存放药材仓库。整座回生堂面朝南门街,背靠九凰山,与九凰山构成一个和谐整体,也勾勒出古朴又大气、端庄又秀丽的江南建筑风貌。
店堂正前门横额是金色招牌“百年老店 回生堂 道地药材”。一般南门街店铺的柜台门面朝沿街方向,而回生堂门面约16米,正中间是6米宽的水泥石英的通道,两侧是营业柜台,柜台分别朝店堂通道和街面,构成七字型的双面柜台。营业柜台有一米半高,柜架为木质,高为二米半,均为紫色原木,横列两间店堂。柜台的后方靠墙设立着一排排整齐、精致七星抽屉的药柜,分门别类装着各种中药材,抓药计量用的是以钱为单位的一尺长小杆横秤。
白天无事,我们小孩子就到回生堂大堂过道滚铁爿、玩陀螺、飞香烟壳,甚至溜进去到后道坦的山边抓蟋蟀、蚱蜢等等。但回生堂毕竟是营业场所,工作的大人们站在五尺柜台内,我们这些小孩就猫着腰沿柜台边溜进去,与大人们捉迷藏。时间久了,大人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也有个别顶真的工作人员,不让我们进去,就是进去了,赶也要把我们赶出来。小孩们对那“庞然大钟”也特好奇,常常围着大钟叽叽喳喳争个不休。每天总有一个时间段,母亲叫我和弟弟去回生堂看时间,可能是故意让两兄弟认知吧,因此,我和弟弟耳睹目染,早早知道时间的概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回生堂进药材时,我们的鼻子特灵敏,什么生地、熟地、甘草、白术等都能闻得出来。如有进购甘草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必定在93号的临街开窗的加工场所切割,嘴馋难熬的我们早就伏在窗口等候“施舍”。有的切割工人看到我们这样“可怜兮兮”,会时不时“丢”出一些甘草尾或甘草根给我们,那就是“胜利品”。我们慢慢品尝,在那物资贫乏的年代,味道好极不用说了。这回生堂后面道坦水池内浸泡着的甲鱼壳,我们中有几个胆大的,还会顺手牵羊,“带走”一两只甲鱼壳到白石河街万全供销社收购站卖掉,兑换几分钱买糖吃。这事,我也偶尔干过,现在回想,还真是童真无忌。
可惜的是,原回生堂毁于2010年11月1日的一场大火。但是如今,随着老百姓的呼吁和县政府的重视,已将“回生堂”迁建于县城北门塘河路的栏杆桥附近,不久将来这“回生堂”作为平阳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重新纳入人们的视野中。
古老的南门街如今被拆除了,那过去遗留的痕迹也会在平阳城市建设中慢慢淡化、消失,也许将来会有很多很多新的“南门街”崛起在平阳,但愿如此吧。
作者:孔繁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