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易武元宝茶:一段悠久的历史

08-10

易武元宝茶:一段悠久的历史

易武的茶叶加工在清雍正初年前是将采回的鲜叶分捡为二种,一种是一芽二叶,嫩的对夹叶,另一种是没有芽头的茶叶。两种分别用大铁锅杀青,揉捻、晒干。第一种多为出售,第二种留作自食或低价出售。采完茶,便是捡茶了。将采摘下的茶叶细心挑选,首先是挑选出最嫩的芽,叫尖子,又叫盖头,然后再挑选出稍次的叫金飞叶,再挑选较次的叫二梭,余下的便是老黄片了,从中可见当时做茶相当精细。现在反而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捡出来的茶要经过杀青、揉捻,各项工艺与现在也有很大的不同了。当时要把经过杀青的茶揉捻成团状,然后放到背箩里面,经过一夜的自然发酵,第二天再拿去晾晒。

余下的便是制作成紧压茶了,旧时一年采收的春、夏、秋三季茶,晾晒干后要放到冬季农闲时才开始做茶,这其中的工艺也相当精细。用尖子包二梭压制成的茶叫字号茶,又叫赠品,是专门用来给达官贵人送礼用的上品茶;用尖子包老茶叫中印茶,叫附品,这类茶主要是用来做一般的商品交易。清乾隆十七年(1752),易武同兴号、同庆号两茶庄先后加工“元宝茶”(七子饼茶、方茶、沱茶)。“元宝茶”原称沱茶、饼子茶,后因特定规格称“七子圆”,每圆茶饼为七两,七圆饼为一筒。易武自加工制作“元宝茶”后就结束了贩卖散茶的历史。

“元宝茶”加工制作程序为:

(1)分等,先将散茶按盖头、尖子、二梭、老茶分出等级;

(2)配料,按茶的等级比例配制;

(3)装筒,按照顺序尖子茶装筒底,老叶茶装第二层,蒸软后,二梭茶插边缘,尖子茶作顶层,面上装盖头;

(4)蒸茶,装筒和蒸茶是同时进行的,装茶的第一道工序完即用甑子蒸,待茶叶蒸软后,将梭边茶装入又蒸,后再放尖子茶,盖头茶、最后将蒸好的茶叶从蒸筒中取出,放入茶袋;

(5)揉形,将袋中的茶乘软快速揉成饼形;

(6)紧饼,把已成饼形的茶结团,放置于石磨之下定形;

(7)拆饼,将已定好形的茶饼沿布袋边取出;

(8)晾干,将取出的茶饼置于事先准备好的木架上自然风干;

(9)包装,把风干好的茶饼按七饼一筒用竹笋叶包扎起来,放入竹框入库存放。这样,一筒外形美观、汤色嫩黄、滋味甘醇的“元宝茶”就制好了。其形状与现在制作的“七子圆饼茶”基本相似,只是两面都是饱满的没有中间的那个由布袋结压成的洞。

现在市面上销售着的是正面饱满,背面平的,也许是后人认为这样可以使茶更通风透气作了改进吧。现易武安乐号茶庄仍存有光绪年间压“元宝茶”的老压茶石,两面都是有幅度的, 曾经用此石模实践压制了几片“元宝茶”作为收藏。

宠物猫名字

鱼线线号标准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