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揭秘《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如此珍贵?

01-18

揭秘《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如此珍贵?

1月16日,日本东京博物馆将举办“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颜真卿传世名品《祭侄文稿》也将展出,引发了热议。

两岸网友都非常担心,《祭侄文稿》作为极其珍贵的文物,长途跋涉展出可能会导致难以弥补的损坏。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草稿,上面有大量涂抹之处,却历来被誉为“行书第二”,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祭侄文稿》。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

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颜真卿可以说是王羲之后声望最大的书法家。苏轼曾说,“诗至于杜子美,书至于颜鲁公”,千年来,他的书法影响了书坛无数人。

《祭侄文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横59.6公分,纵29.2公分,大概相当于两张A4纸横着拼起来的大小。它与苏轼《寒食帖》、赵干《江行初雪图》一起被称为“镇馆之宝”。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张薄薄的纸片为什么会成为“镇馆之宝”?

——因为这是极其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

《祭侄文稿》写于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中国,宋元以前保留的书画真迹不多,历经战乱还能流传至今的书画基本上都是稀世之珍。

由于书画都是在纸或者绢上绘制的,所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相比玉器等耐储存的文物,书画的生命极脆弱,光线、空气潮湿度、微生物等都可能带来一定的损坏。

也正是这种珍贵性,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现存最早西晋书法作品《平复帖》,以及黄庭坚《诸上座》卷和米芾《苕溪诗》等,都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1984年起,台北故宫博物院陆续精选出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最多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三年以上,《祭侄文稿》也在其中。它上一次展出还是在2008年的“晋唐书法展”。

很多人说,这种文物是“展出一次,伤害一次”。

字字泣血:书法与情感合二为一

许多学写毛笔字的人,都是从颜真卿工整的楷书字帖开始练习,但这部闻名天下的《祭侄文稿》,却是一篇饱含悲痛一气而成的文章。

唐玄宗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多郡在短短时间内纷纷瓦解,无数人流离失所。颜真卿和堂兄颜杲卿一门忠烈,与叛军奋起反抗。

那时,颜杲卿驻守常山郡,颜真卿守着平原郡,兄弟二人遥相呼应,牵制住一部分敌军力量。为了助父平叛,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常常往来两郡之间联络。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叛军史思明攻陷常山,颜季明被叛军斩首,颜杲卿也遭安禄山残忍杀害,“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有30余口被害。

两年后,颜真卿有机会派人到河北找兄弟和侄子的遗骸,最后只寻得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他写下这篇迟来的祭文。

一开始,他叙述个人的身份和侄子生前状况,文字节奏平缓,笔墨也比较清淡,转入祭文正题之后,他的字形变大、笔画变粗,用墨也开始浓了起来。

宣统通宝铜钱值多少钱

国画竹子图片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