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韦应物曾写过一首诗。
最后的结句,常被后人误会成网络杜撰。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文字简洁而又有画面感,有几分类似现代诗。
一人,一马,一夕阳。
带着一壶酒,可以潇潇洒洒的走江湖。
但,从暖胃舒怀的角度看,秋冬月夜,露宿客舍,煮一壶热茶更要贴心。
“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一壶茶的光阴里,时间能过得更为宁静从容。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煮茶无疑是当下茶圈的热门。
早在刚入秋,气温降下来时,相信不少老茶友们已经翻出了煮茶的壶,洗刷干净,在咕噜噜的煮茶声音里,享受着煮茶的乐趣。
但,对于不少刚入门的新茶友来说,提到秋冬煮茶,眼下自然会有疑惑。
那便是,该如何选一把适合煮茶的壶呢?
今天,就来分享几点个人经验。
《2》
买一把用作煮茶的壶,建议首先看茶壶的容量大小。
市面上的茶壶类型,五花八门,大小不一。
从喝茶的角度出发,选择大小适中的壶,会更方便些。
如果茶友们平常在喝茶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独自饮茶。
在喝茶人数不多时,建议选容量小一些的壶。
一次煮茶时,注水量能够200-300ml,也就足够了。
这样,煮出来的茶水量,能倒满两三次公道杯。
一个人在喝茶时,慢慢分汤到杯子里细品,能消磨不少时光。
这时,如果茶壶容量选太大,选了足足有600-700ml的水量的茶壶。
而在煮茶时,煮一个人喝茶的量,只需往壶内注水1/5,甚至1/6,壶内显得空荡荡的,不方便加热。
并且,更多的时候,用大茶壶煮茶时,容易注水过多。
煮出来满满一大壶的茶,在独自饮茶的情况下,实在太勉强。
毕竟,秋冬季节,煮出来的茶汤易凉,而一杯接一杯不断喝茶的情况下,容易使人变成饮水的骡子,失去了品茶的意境。
独自喝茶,一整壶茶放在电陶炉上保温,喝上大半天,都不一定能喝完。
更何况,对于品质好的老白茶来说,往往煮茶的次数,远不止一道。
容量过大的茶壶,煮出来的茶汤没法及时喝完,未免是种浪费。
通常,这种大容量的煮茶壶,一次性能煮出400-500ml茶汤的壶,更适合多人饮茶的情况。
如果茶友们家中,平常时家人都有喝茶的习惯。
又或者,三五不时的需要经常招待客人喝茶时。
用大茶壶煮一壶甘醇的老茶,最为适合,足够5-6人分饮。
遇上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当喝茶的人数较多时,煮茶待客,不失为好办法!
要不然,按照平时用盖碗泡茶的习惯,得一冲接一冲,不停的注水出汤,才能确保客人能舒心喝茶。
而这样,在一旁不停泡茶的主人,会手脚忙乱,难以周全的顾及在座的全部客人。
对比来说,招待“大部队”式的客人时,煮茶喝,要更省心。
用于煮茶的壶,容量有大有小。
具体的容量选择,需要根据平常的喝茶需求决定!
《3》
挑选用作煮茶的壶,第二要点是看材质。
市面上,茶壶的材质有不少。
纯铜的,铁的,高硼硅玻璃的,陶瓷的,粗陶的……不一而足。
但是,从煮茶的角度出发,我们更为常用到的是玻璃壶和陶壶。
而所有金属材质的茶壶,不建议用来直接煮茶。
毕竟,在高温沸煮的过程当中,茶叶中含有的鞣酸物质,容易与金属发生反应。
煮出来的茶汤,风味会受到影响。
那,煮茶的时候,老茶客们常用的玻璃壶和陶壶,分别有哪些好处呢?
玻璃茶壶,材质为现代工艺的耐热高硼硅玻璃壶,实用美观。
玻璃质地紧密,可以完整的展现茶香和茶味。
质感光洁的玻璃壶,内外通透,不容易沾染茶渍,清洗要更方便。
煮茶时,透过透明的玻璃壶,可以更好的根据茶汤颜色变化,调整煮茶时间。
从而避免煮茶时间过长,导致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太过重口。
方便观察汤色变化的玻璃壶,对于煮茶新手来说,更为适合。
而陶壶煮茶,则要显得更具意境。
像是古朴的粗陶类茶壶,本身没有经过彻底烧结,并且没有上釉。
所以,粗陶材质的茶壶,内部分布着不少毛孔,往往摸起来,手感比较粗糙。
在煮茶时,粗陶壶可以起到修饰茶汤的作用。
从而让煮出来的茶,汤感更柔顺,更绵滑,更温柔。
再加上,用粗陶壶煮茶,保温性好。
冬天的时候,温上一壶老茶,是不错的消遣!
《4》
选一把适合煮茶的壶,不论是玻璃壶也好,还是粗陶壶也罢。
在壶型的选择上,选择侧把壶,煮茶实用性要比提梁壶,来得更好。
原因在于,茶壶一侧在有较长的把手时,煮茶过程不容易烫手。
而提梁式的茶壶煮茶,在煮茶揭盖,或者提壶出汤的时候,手部容易被不断上涌的水汽熏伤、烫伤。
前个礼拜,村姑陈用了那把老式的玻璃壶,煮荒野冬片。
往壶内注入纯净水后,摁下加热,等壶内的水烧沸后,再投入干茶进去煮。
然而,在水烧沸的时候,壶底不断涌起大水泡。
由于壶口较大,相对宽敞,在用茶夹揭盖时,源源不断的高温水蒸气跑出。
这时,虽说用了茶夹,但难免还是会烫手。
针对茶壶揭盖通有毛病,建议茶友们在用其来煮茶时,不妨用上专门的壶叉。
有了壶叉的存在,隔烫隔热,是煮茶揭盖时,最为适合的小工具。
通常,一壶茶煮好之后,需要从电陶炉上起出来,放置一旁待凉止沸。
再然后,提起茶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内。
提起茶壶时,侧把壶的好处,尤为凸显。
由于提梁壶的提手位置,恰好位于茶壶上方,容易被水蒸气熏得极热。
一壶茶刚煮好时,得用茶巾隔热,才能安全不烫手的提壶。
从防烫手的角度看,侧把壶的煮茶优势,要更明显。
《5》
最后,一把适合煮茶的壶,需要有内胆吗?
答案是,有内胆的壶,更适合新手煮茶。
因为没有内胆的茶壶,直肠直肚。
煮茶时,茶叶完全泡在汤中,与沸水直接接触,并被全方位360度沸腾。
受到大力煮茶浸泡下,煮出来的茶汤,自然会释放更多的茶味物质。
这时,如果没有严格把握茶水比例,以及煮茶时间,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就会偏重。
而有内胆的壶,相当于多了层缓冲。
煮茶时,茶叶不会完全泡在沸水里。
安稳的待在内胆里的茶,顶多被沸腾上涌的滚水,多次冲刷。
这样冲刷式的煮茶过程下,茶味物质释放速度相对较慢。
于是,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就要更清新灵动。
有了内胆存在,煮茶时间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用带内胆的茶壶煮茶,只要茶不要投太多,煮茶时间可以更好把握。
不至于出现,茶味释放失控,煮出来的茶味失衡的情况。
这点,对于新手茶友来说,更为友好。
最后,带内胆的茶壶,是懒人煮茶的福音。
煮茶结束后,不会出现煮泡开的叶片,沾满茶壶内壁,不好收拾的场面。
安稳待在内胆里的叶底,简单收拾,就能将茶壶洗刷干净。
《6》
眼见着,天气一天天转冷。
煮上一壶茶,暖身又暖胃。
在外边,顶着西风渗来的寒意。
回到屋内,煮上一壶茶,待凉后,趁热喝上一大碗,最能驱寒。
对于预防感冒来说,很有效果。
闲暇无事时,也可以煮上一壶茶。
伴着咕噜噜的煮茶声,可以写字,可以看书,还能侍弄花草。
且听风吟,煮来一壶茶,风雅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