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揭秘米芾在书法世界的非凡地位

06-02

揭秘米芾在书法世界的非凡地位

#以书之名#

以古为师,悉心交流!敬请关注收藏“大成国学堂”!

米芾,这位以书法成就闻名的文人,对笔法的传承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自叙帖》中,他提到:“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他又说:“得笔,则虽细为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此虽心得,亦可学。”这表明米芾非常重视笔法的修炼和实践。

米芾对线条形态的掌控独具特色,他曾说:“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书法赞》)这不仅是对颜真卿、褚遂良书法的温和批评,更是他对线形肌理美学追求的体现。在他看来,骨肉停匀、相辅相成的线条才是理想的状态。


沃兴华认为,米芾书法独特之处在于其“意”。这个“意”是宋代书坛“尚意”潮流的一个缩影,意即意造。然而,意造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坚实的笔法基础。米芾在起笔、收笔和转折处的提按顿挫方面尤为注重,这正是他行书的主要书写规律和特点。

尽管基本笔法如提按顿挫在书法中至关重要,但如何运用这些笔法才是关键。米芾将笔画分为三段式理解,即起笔、行笔、收笔,他特别强调了起笔和收笔,而对行笔则略有忽视。然而,他加强了转折用笔的方法,使得包括点画在内的整个字呈现出痛快淋漓的态势。


在字形表现上,米芾主张字不作正局,“须有体势乃佳”。他的行书中,每个字都呈现出斜势,尤其是竖画,向右下方呈拱形斜去。这种写法是为了强调书法中的体势,从而使整个章法包括字形、字的大小配合、空间处理等都有助于产生一种摇曳多姿、左右顾盼、上紧下松的势。

学习米芾书法,不能仅仅局限于临摹他的作品。沃兴华认为,我们需要借鉴书法史上的其他人的经验,如晋人或唐人的行草书,以便在创作米芾书法风格的作品时得心应手,融合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米芾曾说:“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提笔,字愈无筋骨神气。”(《海岳名言》)他主张精神振作,八面出锋,字形结构各任其特点布置,自然得法,势出天成。


《宋史·米芾传》称赞他:“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宋黄山谷《山谷题跋》称:“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

宋高宗赵构《翰墨志》曰:“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

米芾《自叙帖》宋拓本,被收入《群玉堂帖》。此帖运笔迅劲,枯润燥湿,错落有致。米芾大字一向流传较少,故此帖尤为珍贵。学者如能潜心揣摩,边临边悟,定能登老米之堂奥。

释文:
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所以古人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

其次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故作异。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又,书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其浑然天成,如莼丝是也。
又得笔,则虽细为髭发亦圆 ;不得笔,虽粗如椽亦偏。此虽心得亦可学,入学之理在作字,必悬手,锋抵壁,久之,必自得趣也。
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

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

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


大成老师译解:

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掌握笔法,(在古文中,“翰”字通常指代笔或者笔锋,特别是在书法和文学中,它常常用来象征文人的文采或者书写的工具。在古代,翰不仅是书写的工具,还常常被用来比喻文人的才华和学问。例如,“弄翰”就是指挥笔书写,而“飞翰”则可以形容文思敏捷,书写流畅。在古代文人的诗词文章中,“翰”字经常被用来表达与书写、文学创作相关的意象。)

也就是说,握笔要轻松自然,这样手心才能留有空间,书写时才能有一定自由度,才可能展现天真烂漫的风格,给人以出乎寻常的美感。因此,古人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如果每个人的字都写得一模一样,那就失去了书法的真正意义,变成了机械的模仿。

其次,书法要有“笔力”,即要有骨感、筋脉、肌肤、光泽和神韵,这样的字就像一个丰神俊朗的君子。每一笔都应该有所不同,就像“三”字中的三画各有特点,这样才能体现出书法的变化之美。书法的轻重变化自然而发,不造作,这样才能具备韵味。

书法并不是单纯地让笔毫在纸上行走,而是借助笔毫驾驭墨色在纸上的流淌。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浑然天成,就像莼菜丝一样自然流畅。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笔法,即使写得再细,每一笔也能圆润有力;反之,如果笔法不对,即使写得再粗,也会显得笨拙扁薄。


虽然这些都是简单的心得可以学习,但学习书法方法是有讲究的。必须悬空手腕,笔锋抵住墙壁练习,久而久之,自然能够领悟到书法的趣味。我最初学习书法时,就是从在墙上写字开始的,那时我七八岁学颜,字写得很大,写简牍小字就不行。看到柳公权的字,我羡慕其结构紧凑,于是开始学习柳体《金刚经》,学了一段时间后,了解到柳体源自欧阳询,于是我又转而学习欧体。

学了很长时间后,感觉自己的字像在印板上排列字模、算盘上列好的算珠一样机械呆板,于是我又转向学习褚遂良,时间最久。后来我又羡慕段季展的转折圆润丰满肥美,笔锋面面俱到。学了一段时间后,意识到段季展全都是演绎《兰亭序》笔法,于是我开始观看《淳化阁法帖》,深入晋魏时期的平淡格调,放弃了钟繇和方从义的风格,转而师从师宜官,学习《刘宽碑》。对于篆书,我偏爱《咀楚文》和《石鼓文》。我还领悟到古代竹简书写时,应该用竹笔带动漆,而商周青铜鼎铭之妙在古老朴质。至于书写墙壁要以沈传师的风格为主,限于写小字,沈的大字就不足取法了。


我们将《米芾学书自叙帖群玉堂卷》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米芾学书自叙帖群玉堂卷》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米芾学书自叙帖群玉堂帖
¥252
购买

蓝水晶的功效与作用寓意

蓝红玛瑙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