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羽扇纶巾":古代扇子如何从消暑工具转变为身份地位的标志?

08-15

羽扇纶巾

引言:

炎炎夏日,一把扇子可以为我们带来阵阵凉风,成为身体和心灵的慰藉。

扇子在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非常之高,尤其是到了夏季,家家户户都不会缺少它的身影。

手握一把团扇,便可重做才子佳人,感受一番生活韵味,手握一把折扇,又能附庸风雅,以文化人自居。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扇子从纳凉之物逐渐演变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它从前是贵族阶级的专属,只有宫殿当中的王公贵族,和高宅大院之中的贵人,才有资格使用扇子。

后来,它又成为了文人的身份象征,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家人人手中一把折扇,潇洒行走于天地之间,创作脍炙人口的作品。

扇子如何从普通的生活工具变成了阶级地位的象征?古代的扇文化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发展历程,漫长曲折

传说在尧舜禹时代,我国的气候条件宜人,冬暖夏凉,环境舒适,所以人们并未想过使用扇子,更不会在炎炎夏日渴求一阵凉风。

这一时期的扇子,是部落手中的求贤工具。

平时部落首领并不会轻易让扇子现身,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寻求人才的时刻,他才会亮出五明山,表明自己的意愿,向人才表示足够的尊重。

他不必亲口言说个人的需求,也不必做小伏低,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

一把扇子,成为了人才和求才者之间最大的默契,看到这把扇子,双方都能心知肚明,了解对方的意愿。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与扇子起源相关的传说还有其他许多。

有一种说法是,扇子最开始并不是作为纳凉工具而出现,只是作为最普通的生活工具而存在。

燧人氏发现了钻木取火的奥秘,从此人们吃上了熟食,开始懂得冷热交替的规律。

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充满智慧的古人发现,在火堆旁边用大片树叶轻轻扇动,火势会烧得更旺。

当人守在篝火旁边,因温度上升而感到炎热时,用树叶为自己轻轻扇动,便会感觉凉爽。

人们总是善于从自然环境中寻找生活工具,原始的扇子其实就是大片的树叶,在此之后,人们才萌生了制作扇子的想法。

这一时期的社会还没有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所以阶级地位的象征不太明显,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就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史书当中记载着:“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这里的数字,其实代表扇子的扇柄,天子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可以使用八个扇柄。

而以此类推,诸侯只能享用六个,士大夫只拥有四个,普通的士阶层则只拥有两个。

扇柄的数量,代表着使用者的阶层和地位,二者呈现正比关系。

这一阶段的中国属于奴隶主贵族社会,只有奴隶主才有资格使用扇子。

普通的毫无人权的奴隶,他们只能成为贵族交易的物品,绝不能享受与奴隶主相同的生活待遇。

他们是制作扇子的人,是执扇打扇的人,但却不能成为扇子的享受者。

此时的工匠在制作扇子时,还是擅长从自然环境中直接选择原材料,并不会对材料做过于复杂的加工。

河边随处可见的芦苇,森林中随处可见的树木,都是扇子天然的绝佳材料。

二者相比,芦苇扇更适用于上层阶级。

这是因为芦苇扇的制作周期更长,制作难度更高,成品也更加美观,并且同样大小的扇子,由芦苇制作的成品,扇动的风会更大,带来的清凉也更多。

它一度成为贵族阶层的高级象征,也成为区别奴隶主和奴隶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观看以汉朝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时,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皇帝出行时,宫女会站在他的身后,手持两把巨扇,这就是历史上的宫扇。

宫扇相比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扇子而言,体积更大,制作更为精美。

其中间以布料为填充,周边用金属或者高级木料做轮廓,整体极有质感,完全可以象征统治者的地位。

它并不具备实用性,反而更像是装点门面的工具。毕竟宫女站在皇帝身后,也不可能不顾场合,作出摇动巨大扇子的举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用鸟类羽毛制作的扇子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当时有一段这样的史实记载:“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诸侯在焉,大夫宋玉,操白羽扇,诸侯而笑,后视珍宝。”

过去的士大夫宋玉,他是一位文人扇的狂热爱好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诸多见多识广的诸侯面前,他手中拿着一把白色的羽毛扇,轻轻摇动,看起来颇有些仙风道骨之味。

虽然这个画面十分美好,但他的举动在当时却没能得到诸侯的理解,反而遭到了大家的嘲笑,那群人认为,宋玉是在哗众取宠,根本上不得台面。

尽管人的主观意识强迫着他们说出了这样违背本心的话语,但在之后的生活中,他们还是不由自主的被审美体系所操控,开始效仿宋玉的举动。

于是羽毛扇一度成为古代社会的时尚单品,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成为了风流名士的必备单品。

羽毛的材质本就灵动飘逸,搭配着风流名士最喜欢穿着的宽袍大袖,二者十分和谐,更能衬托主人的气质。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杜牧的笔下,周瑜成为了羽毛扇最佳的形象代言人。

他是一名儒将,他的手中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文人头巾,身上穿着宽袍,站在船头,眺望远方,好一派风流气度。

汉朝时的团扇,隋唐时期的纨扇,宋朝时的折扇,都成为一个时代重要的文化标志。

纨扇的形状与团扇有些相似,在唐朝时广泛出现于婚礼之上。

唐朝时期的新娘子并不会盖上红盖头,他们在与新郎拜堂成亲时,会在面部前方竖起一把纨扇,遮住五官。

等到送入洞房,新郎才会轻轻把扇子按下,看到新娘的真容,这一动作与后来的揭盖头,其文化意义极为相似。

宋朝折扇,更是宋朝文人最经典的作品。

他们会把折扇当成宣纸,在上面创作诗词,绘画世界,抒发感情,表达内心的追求。

那把折扇就像他们的名片,让世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文化魅力。

折扇发展,极具乐趣

宋朝时期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文人画,是折扇文化的主要发展灵感。

综合折扇的画面和文学创作题材来看,折扇本身就是一幅掌握于手中的文人画。

这一时期的折扇多由扇面和扇骨两大部分组成,扇骨多由木料制作而成,而扇面则多用丝绢或高级纸张为材料。

一张白色的扇面,就是一幅空间巨大的创作背景。

创作者可以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事物为原型,在折扇的扇面上画出想要的画面,与此同时,他还可以在画面旁边配上一首诗,加上印章。

这就是文人画的全部要素,把几大要素照搬到扇面之上,就共同形成了折扇文化。

明朝时期,折扇得到了飞速发展。

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他就是一位折扇的狂热爱好者,朱棣是战争积极分子,本身重视武学发展,所以在个人成长经历中忽视了对文学素养的培养。

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朱棣发现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够,所以在登基之后,就更加偏向对文化类事物的追求。

虽然身处皇宫之中,每天都有宫女们为他打扇,但他手中还是常备一把折扇,常常将之藏于袖中,或者塞于腰间。

对他而言,下人为自己打扇,只是为了求得清凉,目的十分单纯,只有自己撑开一把折扇,轻轻摇动,才能彰显他作为帝王的气魄和气质。

皇帝对折扇的喜爱,推动了整个民间折扇的快速流通。

市面上出现的折扇,其创作内容更是丰富多样,扇面上出现了丰富元素,有人名,有地名,有花鸟虫鱼的形象,也有美食佳肴的画面。

若有幸到明朝的街巷走一走,随便走到一处小摊前,拿起一把折扇将之打开,都能窥见明朝的社会风貌。

民间在许多重大节日,还会举办以文会友的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会聚集到一个地方,在众目睽睽之下,现场创作折扇内容,将一把把普通的折扇变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

经由著名的文人才子创作加工的折扇,其价值更是翻了几十倍,摇身一变,成为附庸风雅的大富之家的收藏品。

在折扇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折扇已经不仅仅作为生活工具而出现,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也成为了明朝文人对外的文化标签。

清朝时期的折扇,更是成为创作小说的好地方,有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小说家会准备几十把折扇,以连载的方式,在每一把折扇上写下特定的内容。

只有集齐所有折扇,才能完整观看小说的所有内容,这样的创作形式也逐渐成为了民间的消费热点,鼓动人们进行文化消费。

西方冲击,摩登时尚

民国时期,折扇或者其他扇面的创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过去人们通常会在扇面上绘制自然景观,写下古诗歌赋,加盖文人私章,增加其文化氛围,那个时候的扇面,更像是文艺品,处处透露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愈发开放,文学创作的内容也更加多种多样。

艺术创作者们会在扇面上绘制十里洋场的摩登女郎,会画上象征着浪漫的玫瑰花,会用英文写下一句情诗。

西方的时尚文化,在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中,与东方本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交融,至于文化交流的结果,则具体呈现在扇面之上。

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的扇子,不仅会走进千家万户,甚至还会被收藏家送进博物馆中,供人们瞻仰。

结语:

扇子最初作为生活工具而出现,后来因为扇面材质和扇柄数量的区别,逐渐成为了阶级地位的象征。木扇,象牙扇,羽扇,纸扇,不同材质的扇子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

团扇,折扇,纨扇,不同种类的扇子更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晋书》

《折扇发展史》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和田玉鉴定中心官网